病请描述: 1.颈椎病十分高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或韧带肥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长期低头使用手机和电脑人数的增加,颈椎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2.颈椎和腰椎管内神经的不同 和腰椎椎管内是马尾神经根不一样,颈椎椎管内是脊髓,是中枢神经。颈椎病容易引起对脊髓和神经根的直接压迫,轻者导致上肢和颈肩部麻木疼痛,重则手脚无力,走路不稳,甚至瘫痪。腰椎椎管内容纳的是马尾神经,是周围神经,是控制腰部以下和下肢的运动感觉和大小便功能。 图片描述 3.颈椎手术的特殊性 颈椎直接保护延髓和颈髓,还毗邻双侧颈动脉、椎动脉和颈静脉大血管,所以颈椎手术的风险性较高,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神经外科医生在培养过程中就以颅脑和脊髓的显微镜下显微操作训练为重点,具有天生的保护脊髓神经的强烈意识和经验,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颈椎病的手术,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手术疗效。颈前路手术入路系经颈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而抵达椎体前方,经颈椎间隙减压,椎体后方位置深在,常规视野和头灯难以看清,经常容易损伤硬脊膜导致脑脊液漏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更需要显微镜下充足的光源、清晰的放大的视野,轻柔的显微手术器械(铣刀、高速磨钻、显微剪刀、显微剥离子、显微神经钩等)和操作技巧,直视下保护脊髓、神经根和重要血管,进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图片描述 另外,医生在显微镜下是平视操作,很好的保护了自己的颈椎,医生有健康的颈椎才能服务更多的患者。 图片描述 在欧美国家,颈椎手术由神经外科医生完成的比例更高。国内骨科医生也在开始学习显微镜下操作,这样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水平,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戴大伟 2022-05-16阅读量9280
病请描述:汽车现在已经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相信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曾经经历过急刹车吧?会不会觉得颈部不舒服呢?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急刹车不仅会让人觉得颈部不舒服,甚至可能导致颈椎受损,这种损伤就叫做“颈椎挥鞭伤”。 颈椎挥鞭伤,顾名思义就是颈椎像鞭子一样“挥出去”所带来的损伤,一般发生在由后方或侧方撞击所致的颈部加速或减速之后,所以也叫加速度-减速度伤害,多见于交通事故、汽车急刹车。 颈椎挥鞭伤主要是由于高速活动中,头颈向前运动时,头额部遭受正前方物体的阻挡,运动被突然阻止,颈部过度后伸,由于惯性,头颈部又向前屈,造成颈椎一过性脱位或半脱位,导致骨或软组织损伤,严重时造成脊髓中央管周围损伤。 颈椎挥鞭伤的主要症状是颈部疼痛,有时还有头痛和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个别患者还会出现吞咽困难、认知及心理异常、头晕,视力障碍、脑神经损伤、自主神经系统损害、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出现脊髓损伤,表现为脊髓中央管周围损伤,上肢疼痛重于下肢,或者四肢瘫痪。 发生了颈椎挥鞭伤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大部分颈椎挥鞭伤的症状在2~3周内会自行好转,所以症状轻微时可以通过休息、佩戴颈托和调整姿势来缓解。 但如果症状非常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或休息数周后症状仍未改善,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在医院,医生可能会通过保守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改善症状,部分患者则需要行手术治疗。 虽然颈椎挥鞭伤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但毕竟还是会给我们带来不适,还是要尽量避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方式,延缓颈部退变,要避免长期伏案工作,劳逸结合,加强颈部肌肉锻炼,注意颈部保暖。 同时,注意外出驾车或乘车必须佩戴安全带,使用颈部靠枕,不打瞌睡,不超速行驶,安全驾驶,避免颈部外伤。 了解了颈椎挥鞭伤,下次开车的时候记得当心点,尽量避免急刹车哦!
许鹏 2022-03-29阅读量9898
病请描述:患者颈部疼痛,上肢酸痛麻木,行走不稳,经过颈椎磁共振+颈椎CT检查,颈6-7椎间盘脱出导致椎管狭窄,颈5-6层面后纵韧带骨化及大量骨赘,均采用前路单间隙减压微创术式,避免了椎体切除,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三天出院,不适症状完全消失!磁共振显示颈6-7椎间盘脱出占满整个椎管空间,脊髓完全受压CT显示颈5-6层面后纵韧带骨化及大量骨赘CT平扫显示压迫脊髓的骨化物脱出的椎间盘及骨化物全部去除,术中出血共30ml采用颈前路微创手术致压物完全去除,位置良好,术后不适症状完全消失,三天康复出院
曹峰 2022-03-16阅读量8850
病请描述: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身体里存在很多韧带,它们起着加强骨骼、关节的稳定性、使器官处于正常位置的重要作用。 但你知道吗?有这样一种疾病,它会导致我们颈椎坚韧有弹性的韧带,变成坚硬的骨头,从而诱发种种严重的后果,这种疾病就叫做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怎么回事?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就是各种原因导致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以及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不是很常见,在我国的发病率仅为0.6%左右,但一旦发生,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颈椎后纵韧带会变成骨头? 目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病因还不明确,主要诱因包括椎间盘变性、全身骨关节肥厚性改变、糖代谢紊乱、颈椎损伤及遗传因素等。 椎间盘变性:椎间盘变性后,颈椎后纵韧带承受的压力变大就会,引起局部组织修复、增生,产生钙化。 全身骨关节肥厚性改变: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部分患者常常合并有其他韧带及关节的肥大、骨化。 糖代谢紊乱: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者占比高于正常人。 颈椎损伤:当颈椎的后纵韧带附着部发生损伤,可能导致反应性骨化的出现。 为什么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问题很严重? 这是因为骨化的后纵韧带可以导致颈椎管发生狭窄,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导致神经受交损,引起各种症状,甚至是四肢瘫痪和大小便失禁。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主要症状包括:颈部酸痛、活动受限,一侧或两侧上肢麻木、无力,双下肢麻木、痉挛、抬举困难、踩“棉花感”,排尿困难、便秘。出现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怎样治疗?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难度比较大。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首先考虑采用非手术疗法对症治疗,如消炎镇痛药和肌肉松弛药物、局部制动等,如果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改善症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扩大椎管容积、解除脊髓压迫。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能治愈吗? 经过正规治疗后,部分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症状会得到改善,但韧带的骨化仍可能持续进展,导致预后不佳。而如果不接受正规的治疗,任由颈椎后纵韧带的骨化症发展,最终会逐渐影响患者的四肢运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什么办法预防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吗? 前面已经提到了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诱因,预防方法就是注意避免这些诱因。 养成良好的坐姿、睡姿,不要弯腰驼背,不要使用过高的枕头,可以避免或延缓颈椎间盘变性。 低糖低脂饮食,避免患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则要积极控制血糖,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体型较胖、脖子相对较短的朋友,要密切观察、随访,必要时做颈椎MRI或者CT,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许鹏 2022-02-13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患者颈部酸胀不适两年了,近一个半月来症状加重,双上肢疼痛麻木难忍,手没力气,连拿筷子吃饭都困难,经磁共振检查发现,颈6-7巨大椎间盘脱出于两个椎体的后面,脊髓和神经严重受压,手术采用前路微创的术式,通过椎间隙完整取出压迫神经脊髓的椎间盘(避免颈6、颈7椎体的切除),术程1小时、出血不到20ml,切口2cm,术后第三天康复出院,术后恢复满意,上肢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肌力感觉恢复正常!术前颈椎DR片示:颈椎反弓,生理曲度消失磁共振:脱出于颈6、颈7椎体后缘巨大的椎间盘磁共振:脱出于颈6、颈7椎体后缘巨大的椎间盘磁共振平扫显示:脱出的椎间盘占满整个椎管,脊髓神经完全受压经小切口微创手术,通过间隙减压完整取出压迫脊髓神经的髓核组织,避免了切除颈6、颈7两个椎体术后正位片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侧位片显示颈椎反弓得到纠正、恢复生理曲度,术后第三天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肌力恢复正常、康复出院!
曹峰 2021-10-04阅读量9156
病请描述: 颈椎病的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什么样的颈椎病要手术了颈椎病的一般是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才考虑手术,1.神经根性疼痛剧烈,保守治疗无效。2.脊髓或神经根明显受压,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虽然不甚严重,但保守治疗半年无效,或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者应采取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以及颈椎后路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神经外科医生做颈椎病手术的优势国际权威的脊柱外科杂志《SPINE》于2014年发表大宗病例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文章“Surgeon Specialty and Outcomes After Elective Spine Surgery---Spine (Phila Pa 1976) . 2014 Sep 1;39(19):1605-13.指出,相比骨科背景出身的脊柱外科医生,神经外科背景出身的神经脊柱外科医生做脊柱手术,具有并发症少、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住院费用低的特点。神经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进行颈椎手术,减压彻底,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小,硬膜囊会保护更好,脑脊液漏,神经系统感染会更好,手术出血少不输血或输血少,相对来说就恢复快。其实,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完整保护,以及对这些神经供血血管的完整保护才是真正的微创!手术显微镜有以下肉眼或头灯无法比拟的优点:1.实现手术野的良好照明 ,脊柱手术的区域一般都比较深在,手术无影灯很难照到深部。尤其是脊柱手术微创化的趋势,手术切口越来越小,手术野的照明要求越来越高。而手术显微镜都有自带光源,照明条件非常充分;2.实现手术目标的放大,便于术者清晰辨认,脊柱手术的目标对象都十分精细,放大了才能清晰地看清和辨认解剖结构,而不是凭大概分寸去减压;3.降低了手术医生的职业伤害风险,传统脊柱手术,医生经常需要低头手术。长时间的颈椎前屈,加速手术医生颈椎和腰椎退变,而手术显微镜完全避免了这一情况;4.良好的教学和记录功能,脊柱手术,尤其是脊柱的微创手术,切口小,视野深,经常只有主刀医生一个人才能看到不太清晰的视野,而显微镜下术者和助手可以清晰地掌握术区情况,显微镜显示屏的实时视频可供教学和记录存储信息。
戴大伟 2021-08-11阅读量9674
病请描述: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戴大伟教授团队认为,脊髓空洞症实际上就是脑脊液在脊髓内部异常积聚,和脑积水、椎管内囊肿、骶管囊肿、神经根袖套囊肿有“异曲同工”的病理生理基础和临床症状体征,产生一系列四肢尤其是上肢运动感觉症状,表现为肌力下降,感觉麻木,肌肉萎缩,走路不稳。1.脊髓空洞的原因?有些是因为脊髓外伤、内部出血、脊髓肿瘤或炎症感染等因素,导致脊髓中央管局部黏连,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脊髓空洞症。2.脊髓空洞的分类?交通性和非交通性两大类:交通性脊髓空洞症意指空腔与脊髓中央管相通,是一种脑脊液通路的液体动力学障碍疾病,反之,非交通性脊髓空洞症只是脊髓内的囊性扩张,不与脑脊液通路相连。3.脊髓空洞要不要手术?要不要手术取决于引起脊髓空洞症的原因,一般需神经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戴大伟教授团队多年来潜心研究脊髓空洞症,总结出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方案应该遵循“个体化、微创化、实用化”手术策略原则: (1)与小脑扁桃体疝有关的脊髓空洞症有后颅窝减压治疗,通常包括枕骨大孔后缘切除术、上颈椎板切开术及硬脑膜移植替换术等。近年来发展的微创手术应用微创器械,切口小(长约4-6厘米),骨窗小(2×3厘米大小),在显微镜的辅助下完成硬脑膜内的各种操作,如分离小脑扁桃体与脑干之间的粘连,解除第四脑室中间孔的梗阻。术中损伤周围重要结构的可能性较小,降低手术风险。 (2)如第四脑室流出受阻,可扩大重建流出口。如空洞很大,有人推荐对液体空洞直接减压,膨胀空洞的减压手术可获得短暂的症状缓解,但这一过程的额外益处尚不确定,术后病情可复发。 (3) 对Chiari畸形应首先消除脑积水再行空洞手术,结果通常很好,多数病例的神经病变可以得到稳定和恢复。外伤后的脊髓空洞症如果所致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发生难以忍受的疼痛,需进行外科处理,如髓内囊腔的各种引流术、脊髓切开术、外科脊膜突出形成术等。术后根痛和感觉障碍通常可以得到改善,但对痉挛的效果则不太满意。 (4)由髓内脊髓肿瘤引起的脊髓空洞症处理主要是切除肿瘤,囊腔减压仅可短暂缓解症状。 病例图片均来自戴大伟副主任医师团队
戴大伟 2021-07-04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患者外伤头颈部着地,立即出现颈肩部疼痛、双上肢疼痛麻木无力、拿筷子握笔困难,X线显示颈椎不稳、反弓,磁共振检查示:颈5-6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神经,行前路ACDF微创手术,切口2cm,术中出血约10ml,术后当晚上述不适症状完全消失,第二天感觉上肢及手部力气恢复正常,下地正常行走,术后第三天开心康复出院! 颈椎X线示颈椎反弓、颈椎不稳颈椎磁共振示:颈椎间盘突出脊髓神经严重受压术后X线示:颈椎反弓得到恢复、趋于稳定正位片示位置良好术后上肢疼痛麻木感消失、力气恢复正常,第三天开心康复出院
曹峰 2021-05-21阅读量8735
病请描述:专家简介:史国栋,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分管行政及医疗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在颈腰椎退变、畸形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颈腰椎手术的微创治疗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提到颈椎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是大家都并不意味着大家都真正了解颈椎病,人们对颈椎病的认知还存在许多的误区,而这些误区主要集中在颈椎病的症状、治疗与日常管理方面。本文就教您如何避开这些误区。关于颈椎病症状方面的误区:误区一:脖子疼就是颈椎病?提到颈椎病,绝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脖子疼,脖子疼确实是颈椎病的症状之一,但我们不能说只要脖子疼就是颈椎病。一方面,很多疾病都会有脖子痛的症状,脖子疼并不是颈椎病的“专利”;另一方面,颈椎病有很多类型,有些类型的颈椎病不一定会表现出脖子疼的症状。颈椎病作为一种疾病它有严格的诊断标准,除了脖子痛等症状以外,还要由医生做一些必要的体格检查,再结合拍片等辅助检查结果,最后综合分析以上三方面信息才能判断是否得了颈椎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脖子痛仅仅是一种预警信号,是在提醒我们脖子太累了,要省着点儿用,注意休息。误区二:脖子响就是颈椎病?有些人反映自己在扭脖子的时候经常发生“嘎嘎”的响声,是不是得了颈椎病?这种情况,临床上称为颈椎弹响,一般是关节和肌肉摩擦或者关节内空气排出造成的。年轻人出现这种现象不用紧张,但如果年龄在40岁左右且伴有颈部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时应该到医院排查。误区三:头晕就是颈椎病?颈椎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头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症状表现之一。但是,头晕是极其常见的临床症状,大脑供血障碍、高血压、低血糖、心脏病等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头晕症状。因此,出现头晕症状以后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就是颈椎病,但是最好做个检查。出现上面这些误区,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只知道颈椎病这个名词,而不了解其具体的症状,想当然地把和脖子及以上的病都归类为颈椎病。依据受累的部位和临床表现,颈椎病主要分为五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和混合型,每种类型的颈椎病的症状都不尽相同:最早期仅仅窦椎神经受刺激,引起颈部不适、颈痛及活动受限等;如果脊神经根受压,则除颈部症状外,还表现为手麻、手指上肢放射痛、抓握无力及指尖敏感等;如果椎动脉受压,则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视力障碍等;当脊髓受压,则此时颈痛不明显,而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为最先出现的症状,严重时可表现为四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误区四:颈椎病治不好有一部分患者认为,颈椎病就是个“老顽固”,根本治不好,因此不愿意配合治疗,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无论是长期劳累导致的颈椎病,还是脊髓受到压迫导致的颈椎病,都是可以治疗的,治疗的方法也很多:颈托、颈部牵引、多种电疗、非甾体类消炎药物、针灸、推拿、关节松动手法、实在不行还可以做手术,总有一种方法适合您。所以,得了颈椎病不要心灰意冷,还没开始治疗就给自己一个“颈椎病治不了”的心理暗示,而是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锻炼等。误区五:长期牵引可以治疗颈椎病牵引的原理是把椎体之间的距离拉大,从而达到减轻锥体之间压力的目的。“牵引”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是,一方面牵引只是一种保守治疗的方法,另一方面,牵引时力的方向很重要,否则,力的作用部位偏了,该拉的地方没拉到,不需要拉的地方反而被拉伤了。所以牵引不宜长期进行,毕竟凡事过犹不及,反复进行不恰当的牵引,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速颈椎的退行性病变,降低颈椎的稳固性,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可能加重病情。误区六:得了颈椎病就不能按摩了/颈椎病按摩就能治好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按摩推拿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但是必须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颈椎病患者都可以按摩,比如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按摩的话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瘫痪。因此,患者在出现症状以后应该首先到正规医院就诊,如果医生确认可以按摩,再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按摩治疗。误区七:颈椎病患者用枕头越软越好颈椎病患者选择一个好的枕头确实很重要,但是好枕头并不是越软越好。一款好的枕头应该能够同时满足不同睡姿的要求,这就要求枕头的材质软硬适中、富有一定弹性、可以自由塑形;其次,枕头的高度,应该比自己一侧的肩膀宽度稍微高一些,这样以来,当侧睡下去以后,枕头的高度正好与肩宽匹配,脖子就不会向左或右倾斜,基本上处于中立位置,比较容易放松而恢复疲劳,侧睡时还要避免将枕头压于肩下。仰睡时,枕头要垫到脖子和头的下面,当头把枕头压下去以后,颈椎下面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支撑,刚好把颈椎正常的生理弧度拖起来,颈椎也会感觉比较舒适放松。总结总之,颈椎病作为一种高发病率的疾病,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千万不要主观臆测,不然很容易走进上面的误区。
史国栋 2021-05-15阅读量9597
病请描述: 目前,由于科技发展和人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长期低头使得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因职业因素导致的颈椎病纳入职业病范畴,以减缓颈椎病的发病率,保护劳动者颈部健康和身体健康。颈椎病是指因颈椎椎间盘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及长期慢性颈部劳损等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发各种症状和体征的疾病。颈椎病有什么具体表现呢???根据不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及其他型等。颈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的前期临床表现,也是治疗颈椎病获取良好效果的最佳时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中发病人数最多、发病率最高的一型,本篇主要介绍这两种分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以青壮年居多,颈椎椎管狭窄者可在45岁前后发病;临床症状多为颈部感觉酸、痛、胀等不适,多以枕、颞、耳廓等下头部、颈后部、肩部为主,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PS:所谓压痛点,就是自己或者别人用手指按压后,疼痛会有明显加重的点),颈椎活动范围受限;X线检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减弱或消失甚至反弓、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颈椎压痛颈椎生理曲度减弱、消失或反弓临床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是其他型颈椎病的早期阶段。但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忧郁症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背部疼痛)。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除颈部及周围部位的异常难受感之外,具有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和无力等较典型的神经根性症状,可能导致上肢瘫痪;体格检查示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用手按捏颈项部、棘突间及棘突旁可有压痛;X线检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减少甚至反弓,在病变椎节平面还常见相应的项韧带钙化;早中期临床治疗以非手术保守治疗为主。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王金武主任医师建议,对于伴有颈椎曲度异常患者应及时提高警惕,进行早期颈椎的预防和矫形治疗,避免发展到晚期手术治疗阶段。王金武主任医师团队通过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为患者个性化设计颈椎矫治枕,避免矫正力度不够或矫枉过正,实现颈椎病的治疗。3D打印颈椎枕案例介绍患者某某某,男,33岁,治疗前双侧肩胛内缘及后颈部肌肉僵硬、酸麻、疼痛,以右侧为重,右侧上肢麻木,颈椎活动明显受限,查体示:椎孔外神经卡压(+),颈椎曲度15.7°。使用时间6个月以后,复查,结果显示,颈肩部功能受限程度明显改善,疼痛评分降低,各查体试验阳性体征减弱,颈椎曲度逐渐恢复,为34.7°,对疗效满意。
王金武 2021-01-21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