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综合
医生
就诊经验
问诊
预约挂号
重置
确定
该地区暂无可选医院,换个地区试试~
重置
确定
(可选多家医院)
选择科室
选择地区
VIP专享 问诊一单回本+号源提醒
去看看
就诊经验
去年十二月因乳腺癌在常州手术,三次化疗后的半个月后,肠道2公分
溃疡大出血
,肠道二年前巨结肠手术过,现在人一直虚弱无力,口干舌燥,睡觉要吃安眠药。现在服他莫昔芬,和双歧杆菌。问过几回医生,说
韩龙惠
医师
中医肿瘤科 上海群力中医门诊部(上海群力草药店)
咨询医生
您好,病情知悉。根据患者目前的情况,还是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宜。
脑梗死,出院2月,昨晚发低烧,现在无服药的情况下,是因为天气转变感冒发烧? 引起发烧的病因有哪些?。未到医院就诊过。补充病史:1、是否有既往重大病史:是(脑梗死前 有十二指肠
溃疡大出血
脑梗死急性期
梁艳桂
副主任医师
脑病科(神经内科) 佛山市中医院
咨询医生
您好,请问发烧持续了几天?最高体温几度?有去过什么地方吗?比如出省外旅居回来?近期接触过的家人或朋友有发烧症状吗?
查看更多问答
一病多问,多位专家把关病情
快速提问
为您推荐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如何治疗与保养?
什么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1)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仍是一种炎症,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故又称消化性溃疡。溃疡病很常见,人的一生中约10%人的得过,多见于青壮年人。(2)溃疡的病因多种多样,高胃酸、幽门螺杆菌、止痛药、胆汁反流等是主因,长期侵袭胃黏膜造成损伤超过胃黏膜自身修复能力时就会在胃炎的基础上转变为溃疡病。(3)约10%溃疡病无任何症状称之沉默性溃疡,约40%有典型表现,如胃溃疡表现为规律性餐后上腹痛,不敢多吃饭,伴有厌食、腹胀等表现;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规律性空腹痛、餐前痛、夜间痛,进食后好转,伴有反酸、嘈杂等表现;而半数以上无典型表现症状,与胃炎相似各人的症状不同、轻重也不一,严重者可出现呕血、柏油样便、呕吐等,症状没有特征性常与胃肿瘤难以区别,只有通过胃镜检查才能明辩,须及时胃镜检查或复查。(4)胃镜下胃溃疡多为卵圆形,十二指肠溃疡形态不一,表面覆有白苔,边缘发红充血糜烂、分泌物多;80-90%幽门螺杆菌呈阳性;溃疡大小与腹痛程度不一致,有时腹痛重溃疡小,有时腹痛轻溃疡大。(5)得了溃疡说明炎症已从黏膜层到向下深入到肌肉层,如能及时去除病因、注意保养、正规药物治疗4-6周后溃疡会愈合长好。但任其溃疡向纵深发展可发生出血、穿孔、幽门梗阻,久治不愈的胃溃疡还可能转变为胃恶性肿瘤,而十二指肠溃疡很少发生恶变。如何保养?保养也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的首要环节,同样需要七分调养和三分治疗。(1)改变饮食习惯:少辛辣麻咸刺激食物;少过冷过烫过硬食物;少不耐受不舒服食物;不快食不暴食不饥饿。(2)改变生活习惯:少烟少酒少浓茶咖啡;不受凉不劳累不熬夜;不烦恼不生气不焦虑;保证睡眠和生活规律;定时大便每日解一次。如何选择药物治疗?(1)胃镜查出溃疡病后,无论有否症状须选用长效强抑酸药如埃索米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米拉唑等治愈溃疡,多数服药后1-2周内腹痛好转,而胃溃疡愈合至少用药6周、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至少用药4周,可短期加用短效制酸药铝碳酸镁、硫糖铝等,疗程结束后胃溃疡一定要复查胃镜、十二指肠溃疡最好复查胃镜,根据溃疡愈合质量决定是否改为维持治疗,维持治疗可选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弱抑酸剂。(2)胃镜检出幽门螺杆菌后,只要确诊溃疡无论有否症状一定要进行细菌根除,用三联或四联疗法,疗程10天左右,并在一月后胃镜或13碳尿素呼气试验复查细菌是否被根除(另文)。(3)药物对症治疗,如伴有上腹胀、嗳气、食欲减退、早饱等症状时可用多潘立酮、莫沙比利、曲米布汀等胃动力药和泌特、得每通、达吉等助消化药治疗。(4)可选择适合的中成药或中药方剂配合治疗以取得好的疗效。(5)其它药物:视各人不同的病情决定个体的治疗。治疗后腹痛不好转、溃疡不愈合怎么办?大多数病友好好保养和正规药物治疗1-2周后症状缓解,4-6周后胃镜复查溃疡愈合。但少数病友治疗后腹痛不好转、溃疡不愈合,要分析原因是什么?病因是否被祛除?是否伴有其它疾病影响愈合?要做相应的检查和相应的处理。(1)是否按上述要求饮食生活保养?是否用某种保健品?(2)是否正规服药?服药的时间和疗程是否得当?(3)是否仍有过度劳累、受凉、生活压力、工作压力?(4)是否仍同时服用止痛药、阿斯匹林等多种药物。(5)是否幽门螺杆菌被清除和根除?是否耐药?(6)是否仍有不开心或担心的事情、易激动、懒得动等表现?(7)是否仍有失眠表现?(8)是否有胃慢性穿孔、溃疡恶变、胃动力排空差?(9)是否有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史、胆汁反流?(10)是否是胰或肝病所致胰源性或肝源性溃疡?(11)是否有心脏病、脑神经疾病、肾脏病、肺病等慢性病?(12)是否有甲减、甲亢、糖尿病、风湿病、贫血等慢性病?(13)是否有其它不能确定的病因?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要不要开刀?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手术仍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主要手段,现在的药物治疗很有效无需手术治疗。只有当溃疡未正规治疗并发幽门梗阻保守治疗无效、沉默性溃疡突然出现穿孔腹膜炎、胃十二指溃疡大出血休克药物治疗无效、胃溃疡发生恶变成胃肿瘤等情况时才需要手术治疗。目前胃十二指肠溃疡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可达到95%以上,但如自己不好好采取保健措施,胃十二指肠溃疡也会100%复发,如再不好好药物正规治疗,任其发展成严重的并发症,其后果是不堪设想。因此,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友掌握好溃疡病的保健和治疗知识是有益的。
朱海杭
点赞 1
谢卫国个人简介
谢卫国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第三医院暨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研究所所长,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德国吕贝克医科大学客座医师/研究员。任湖北省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烧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烧创伤创面修复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烧创伤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第七届及第九届副主任委员,《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副主编,《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临床外科杂志》、《感染炎症修复》、《BURNS》、《BURNS&TRAUMA》等学术期刊编委/审稿专家。长期从事烧伤及创面修复外科工作,在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深度创面的显微外科治疗及烧伤康复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刷新多项国内外烧伤治疗纪录。首创喷洒法皮粒播植术,治愈国内外罕见总面积100%的特重烧伤患儿及特大面积黄磷化学烧伤合并中毒等众多疑难危重患者;成功完成国际首例高压电烧伤断肢交叉再植,研制成功国内首例烧伤截肢患者3D打印手,实现我国首次跨国皮肤移植。在国内率先开展烧伤患者的心理康复和社会支持,发起建立国内首个烧伤妇女儿童专项救治基金及国内首个烧伤患者互助组织。先后荣获黎鏊烧伤医学奖、王正国创伤医学奖、武汉大学“朱裕璧医学奖”、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荣誉。主要擅长领域:1.疑难危重烧伤救治及大面积创面修复2.深度烧伤及各类皮肤创伤的皮瓣移植及显微外科修复3.电烧伤、热压伤及化学烧伤等特殊原因烧伤治疗4.呼吸道吸入性损伤(呼吸道烧伤)及各类烧伤并发症诊治5.糖尿病足、褥疮、血管性溃疡、放射性皮肤溃疡等各类慢性难治性创面治疗6.外伤、车祸等各类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7.烧伤后期功能康复及整形治疗 8.各类瘢痕与畸形治疗9.烧伤后皮肤色素障碍治疗10.各类瘢痕的激光治疗与皮肤年轻化激光治疗学会任职中国康复医学会烧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烧创伤创面修复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七、九届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烧伤康复与护理学组副组长湖北省烧伤与创面修复专科联盟理事长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精益诊疗专家委员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精益诊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烧创伤暨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组织工程与移植分会常务委员国际烧伤学会委员中国人体修复技术和材料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体修复技术和材料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面修复与再生分会顾问中国肢体保全学会(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肢体保全学组)顾问《中华烧伤杂志》副主编《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常务编委《医学美学美容》编辑委员会瘢痕修复与美学修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医学美学美容》编辑委员会瘢痕修复与美学修饰专委会烧伤瘢痕学组组长《临床外科杂志》常务编委《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编委《BURNS》审稿专家《BURNS&TRAUMA》审稿专家科研成果及发明创造1. 康复治疗技术创新与烧伤康复体系建立,课题负责人,2023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 复杂及难愈性创面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策略,课题负责人,2018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 烧伤中心常见致病菌变化、耐药趋势及综合防控研究,课题负责人,2010年通过市科技局鉴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获得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护理科技进步二等奖。4. 虎黄烧伤搽剂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主要研究人员之一。成果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 喷撒法皮粒播植术研究,课题负责人。武汉市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该课题首创一项用于大面积烧伤的新型手术方式,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于2000年通过鉴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6. 皮粒播撒器,发明人。是一种用于大面积烧伤治疗的新型手术器械。分别获得获国家专利二项。2000年分别获得武汉市发明一等奖及获香港国际发明银质奖章。7. 医用碎皮机,发明人。是一种用于大面积烧伤治疗的新型手术器械,获国家专利一项。8. 噻唑蓝还原法皮肤活力测定实验研究,课题负责人。国家人事部及武汉市人事局留学回国人员资助项目。于1998年通过鉴定,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获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9. 烧伤患儿专用可伸缩大字板床,发明人,是一种不锈钢材质制作的可伸缩大字型床板,获国家专利一项。10. 心电监护用肚兜,发明人,是一种能防止会阴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矫形器,获国家专利一项。11. 一种采血管收纳盒,发明人,获国家专利一项。12. 一种多功能护士表,发明人,获国家专利一项。13. 基于3D打印用于治疗瘢痕的微孔压力罩,发明人,获国家专利一项。14. 一种烧伤后踝足矫形器,发明人,获国家专利一项。15. 一种烧伤后静态渐进踝足矫形器,发明人,获国家专利一项。16. 放射性皮肤溃疡严重程度评估量表的信度检测方法及系统,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得荣誉2018年获武汉市模范市民2017年获“王正国创伤医学奖——突出贡献奖”2017年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7年获武汉市老劳模新贡献标兵2017年获武汉大学朱裕璧医学奖2016年获第十届中国医师奖2006年当选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06年当选武汉市"医学杰出人才"2005年获武汉市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4年获黎鏊烧伤医学奖2004年获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2年率领中国烧伤医疗组赴秘鲁抢救患者并在当地讲学,受到欢迎和好评,并被我外交部及武汉市卫生局通报表扬2000年荣获“武汉市劳动模范”称号1999年荣获第四届“武汉地区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1999年获武汉市政府学术专家专项津贴1998年入选武汉市“213人才工程”(20名达到国际水平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94年入选武汉市卫生系统首批跨世纪人才培养接力计划 发表的学术论著1. 中华皮肤软组织损伤康复学(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24年2. 创面修复科专科医师分册(主编),国家继续医学教育系列教材,郑州大学出版社,2021年3. 烧伤外科临床指南(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年4. 特殊原因创面管理与新技术应用(副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20年5. 烧伤学名词(参编),科学出版社,2019年6. 烧伤康复治疗学(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7. 烧伤关键治疗技术及预防急救指南(副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年8. 烧伤早期救治与康复治疗学(参编),河北科技出版社,2015年9. 创伤、烧伤与再生医学(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10. 烧伤外科学高级教程(参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1. 创烧伤整形外科查房实录(参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12. 汉德医学大辞典(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烧伤外科学分册(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 中华器官移植医学(参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5. 烧伤麻醉理论与实践(参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16. 烧伤外科学临床诊疗指南(创面处理分册)(参编),天津科技出版社,201017. 烧伤医学(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 烧伤创面修复(副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200019. 疑难普外科学(参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 现代修复重建外科学(参编),辽宁科学出版社,199921. 小儿烧伤治疗学(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的科研论文:1. Comparingcollagenaseandsilversulfadiazineindeepsecond-degreeburntreatment.ArchDermatolRes,2024,316(7):417.2. TargetingsenescentHDFwiththeUSP7inhibitorP5091toenhanceDFUwoundhealingthroughthep53pathway.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24,722:150149.3. Effectsofearlyexercisetrainingfollowingsevereburninjury: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BurnsTrauma,2024,12:tkae005.4. Potentialtargetsfordiabeticwoundhealingthrough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therapy.Burns,2023,49(5):1226-1227.5. 上肢毁损性电烧伤的救治方法及其临床疗效.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3,39(8):731-7376. 夫西地酸治疗浅Ⅱ度烧伤的疗效及对烧伤常见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探讨.中国美容医学,2023,32(4):34-377. ClinicalObservationofSequentialLaserTherapyCombinedwithTensionReducerforPostoperativeTensionIncisionScarGrowth.ClinCosmetInvestigDermatol,2023,16:59-65.8. 对肌肉超声在严重烧伤患者肌肉性能评估中应用的效果观察.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3,18(3):197-2039. 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生早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早期心肌损伤对预后的影响.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3,39(5):417-423.10.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Maitland关节松动术对肘关节深度烧伤患者肘关节屈曲功能的影响.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3,39(5):443-449.11. Epidemiological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olderadultswithburns:a15-yearretrospectiveanalysisof2554casesinWuhanInstituteofBurns.BMCGeriatr.2023,23(1):162.12. 中国烧伤康复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感染、炎症、修复,2022,23(4):195-19913. 重症烧伤病人的营养治疗及临床指标分析.肠外与肠内营养,2022,29(6):351-357.14. 自制三维打印助餐辅具与传统万能袖带助餐辅具在烧伤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对比.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38(12):1110-1116.15. 烧伤康复的普及与提高任重道远.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38(12):1105-1109.16. 皮肤替代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医刊,2022,57(12):1282-1286.17. 放射性溃疡严重程度分型及临床治疗分析.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22,18(1):62-66. 18. Betulinicacidacceleratesdiabeticwoundhealingbymodulatinghyperglycemia-inducedoxidativestress,inflammationandglucoseintolerance.BurnsTrauma,2022,10:tkac007.19. TopicaladministrationofpterostilbeneacceleratesburnwoundhealingindiabetesthroughactivationoftheHIF1αsignalingpathway.Burns,2022,48(6):1452-1461.20. 从《中华烧伤杂志》22年间发表文献分析烧伤学科发展趋势.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38(8):759-766.21. 功率自行车康复训练对大面积烧伤致下肢功能障碍患者股四头肌和步行能力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38(5):447-453.22. 烧伤后创面皮肤色素沉着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华烧伤杂志,2021,37(10):1000-1004.23. 雌激素受体β激动剂对高糖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机制.中华烧伤杂志,2021,37(9):869-874.24. 重型甲型血友病致下肢假瘤伴迁延不愈感染性皮肤溃疡一例.中华烧伤杂志,2021,37(12):1191-1193.25. Pterostilbeneaccelerateswoundhealingbymodulatingdiabetes-inducedestrogenreceptorβsuppressioninhematopoieticstemcells.Burns&Trauma,2021,9,tkaa04526. 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1,16(4):277-282.27.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感染、炎症、修复,2021,22(1):19,2328. Potentialbeneficialeffectofresveratrolonwoundhealing.Burns.2021,47(4):973-974.29. Resveratrolaccelerateswoundhealingbyattenuatingoxidativestress-inducedimpairmentofcellproliferationandmigration.Burns.2021,47(1):133-139.30. PIWIL2mayserveasaprognosticpredictorincancer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BUON,2020,25(6):2721-273031. Analysisof12,661pediatricburnsinWuhaninstituteofburns:Aretrospectivestudyoffifteenyears.Burns,2021,47(8):1915-192132. 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2021,16(4):333-33933. 血小板浓缩制品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华烧伤杂志,2021,37(10):990-995.34. 严重烧伤大鼠骨形成与骨吸收相关指标的变化.中华烧伤杂志,2021,37(9):839-845.35. 浓缩生长因子及其在促进损伤组织修复中的应用进展.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1,16(6):520-524.36. 平衡训练联合常规治疗对严重烧伤后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华烧伤杂志,2021,37(4):312-31837. 一种烧伤后组合式肩外展矫形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中华烧伤杂志,2021,37(1):1288-1290参与制定的全国专家共识1.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外科诊疗全国专家共识(2024版).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4,40(03):206-220.2.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暨烧创伤组织修复专委会.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Ⅱ:手术治疗和感染防治.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4,40(2):101-118. 3.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暨烧创伤组织修复专委会.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Ⅰ:院前急救和非手术治疗.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4,40(01):1-18.4. 《窄谱强脉冲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编写组.窄谱强脉冲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4,40(01):19-25.5. GreenhalghDG,HillDM,BurmeisterDM,etal.SurvivingSepsisAfterBurnCampaign.Burns,2023,49(7):1487-1524.6.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重症学组.成人烧伤俯卧位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2版).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38(7):601-609.7.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1,16(4):277-282. (执笔)8.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创面修复科病史采集全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1,16(6):461-465.9.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烧伤儿童心理康复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中华烧伤杂志,2020,36(11):987-992. (执笔)10. 张家平,江旭品.瘢痕癌性溃疡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0,15(4):264-267.11.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中华烧伤杂志,2020,36(09):786-792.12. 郭光华,朱峰,闵定宏,等.糖尿病足合并难愈性创面外科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0,15(4):256-263.13.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复科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全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创面修复科护士职业标准的全国专家共识.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0,15(4):245-248.14.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复科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全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创面修复科医师职业标准的全国专家共识.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0,15(4):241-244.15.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复科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烧伤科护士职业标准的全国专家共识.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0,15(4):252-255.16.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复科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烧伤科医师职业标准的全国专家共识.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0,15(4):249-251.17.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急慢性创面的光照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中华烧伤杂志,2020,36(10):887-894.18.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浓缩血小板制品在创面修复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中华烧伤杂志,2020,36(11):993-1002.19. 张丕红,黄晓元,黄跃生.深度电烧伤创面早期修复专家共识(2020版).中华创伤杂志,2020,36(10):865-871.20.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天然真皮基质应用于创面修复的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中华烧伤杂志,2020,36(10):895-900.21.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等. 中国烧伤专科手术分级评估方法专家共识(2019版).中华烧伤杂志,2019,35(11):769-771.22. 《双层人工真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版)》编写组.双层人工真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版).中华烧伤杂志,2019,35(10):705-711.23.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明志国,雷晋,等. 烧伤患者气管切开置管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中华烧伤杂志,2018,34(11):782-785.24.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张家平,王唯依.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中华烧伤杂志,2018,34(11):776-781.25.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郭光华,朱峰,等. 吸入性损伤临床诊疗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中华烧伤杂志,2018,34(11):770-775.26.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吕国忠.胶原类创面材料临床应用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中华烧伤杂志,2018,34(11):766-769.27.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张家平.含银敷料在创面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中华烧伤杂志,2018,34(11):761-765.28.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等. 中国烧伤患者住院收治标准(2018版).中华烧伤杂志,2018,34(11):759-76029. 光电技术治疗皮肤创伤性瘢痕专家共识(2018版)编写组.光电技术治疗皮肤创伤性瘢痕专家共识(2018版).中华烧伤杂志,2018,34(9):593-597.30.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皮肤创面外用生长因子的临床指南.中华烧伤杂志,2017,33(12):721-727.31. 中国临床瘢痕防治专家共识制定小组.中国临床瘢痕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7,12(6):401-406.32.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外科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2017版).中华烧伤杂志,2017,33(3):129-135.
谢卫国
点赞 10
胃溃疡出血
症状胃溃疡出血症状表现有:1、疼痛改变:若胃溃疡的剧烈疼痛突然缓解,预示可能发生胃溃疡出血。因为在出血前溃疡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明显,疼痛较为剧烈,其强度超过平时的疼痛程度;一旦出血发生,黏膜充血水肿减轻,碱性血液对胃酸有中和稀释作用,加之,出血后血液覆盖溃疡面将胃酸分开从而减轻直接刺激,因此疼痛随之缓解或减轻。2、心慌:胃溃疡出血使部分液体丢失,机体为了保证有效血容量,即代偿性加快心脏射血的次数,故心率加快,临床上表现为心慌。3、出冷汗:若胃溃疡大出血时,机体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这时外周血管及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液集中在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以保护其供血供氧。此时患者出现四肢及皮肤湿冷、出汗等现象。4、恶心:胃溃疡出血时由于胃内出现较大量的积血,通过神经反射,患者明显感到恶心不适。病因1.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病原因,胃溃疡Hp检出率约70%-80%,十二指肠溃疡Hp检出率约90%,其导致消化性溃疡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2.非甾体抗炎药(NSAID)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为阿司匹林。在长期服用NSAID患者中,约10-25%可发现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约有1%-4%患者发生出血,期主要因抑制环氧合酶1二导致胃粘膜损伤。3.急性应激反应如急性脑血管事件引起Cushing溃疡,大面积烧伤引起Curling溃疡,均可引起消化道出血4.吸烟、酗酒,劳累等因素可使溃疡发病率增高,并影响溃疡愈合和促进溃疡复发检查一、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与GU出血相关的血液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出血和凝血时间。2.大便潜血检查。二、其他辅助检查:对出血病因及出血部位诊断有困难的患者,可选用下列方法以协助诊断:1.纤维胃镜检查纤维胃镜列为上消化道出血检查的首选。实践证明,这一检查方法对胃溃疡出血的诊断有90%以上的准确率。检查的时间应在出血后6~12h内进行,如果患者一般情况许可,检查时间越早越好。如检查时间超过12h,则可因出血停止,黏膜愈合不易被发现,同时由于胃内有血块凝集,虽经冰盐水冲洗,亦不易去除,影响检查结果。对某些术前难以确诊而手术探查又难以发现病变的胃溃疡大出血患者,可在术中应用纤维胃镜检查。即经胃造口,首先吸净胃内的血液,然后放入经浸泡消毒的纤维胃镜,缩紧造口部,逐段进行检查,常可发现术前检查不易发现的病变。2.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诊断胃溃疡出血部位有较高的准确性,出血速度在0.5~2ml/min即可显示出来。当纤维胃镜检查不能明确指出出血部位时,血管造影常可显示出血之部位与范围。如血管造影显示为胃左动脉分布区的多数小出血点,可采用经胃左动脉灌注血管收缩剂进行止血;而当证实为一大的血管出血时,则应早期手术治疗。3.钡餐检查急性出血的钡餐检查常因凝血块的存在而造成假象或影响诊断,同时由于钡剂阴影的存在,而影响其他检查。诊断1.定性诊断有溃疡病史,发现有胃肠道大出血,首先应考虑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国内文献统计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50%~75%,但还有10%~15%的溃疡大出血病人,没有溃疡病史,诊断较困难,需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等疾病作详细的鉴别诊断。2.出血量的评估胃溃疡出血量超过50ml大便即可为黑色,因此不能以黑便来判断有否大出血,临床上比较简单的方法是观察患者的面色及测量血压和脉搏等来估计失血量。治疗溃疡病出血治疗的原则是积极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才考虑外科手术治疗。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解除其顾虑和紧张情绪,与抢救无关的检查,均应延缓进行。注意保暖,必要时可采取头低位,以增加脑的血液供应。有焦虑或烦躁不安时,可肌注镇静剂。2.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小便量及一般情况。出血较多的患者,每0.5-1小时测量血压一次,每4-6小时查红细胞、血色素。3.血压偏低或休克时应予吸氧。4.出血期间一般不宜禁食,因食物可抑制胃的饥饿收缩使血液凝固,其次可中和胃酸,供给营养。应给予少量多次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蛋汤、肉汤等。如有恶心、呕吐可暂停饮食,待呕吐停止,即可恢复饮食。5.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输血的指征为:①收缩压低于12kpa(90毫米汞柱):②脉搏120次/分以上;③血色素7克以下;④有休克体征。出血量在300毫升以下时机体可自身代偿,一般不必输血和输液;出血量在300?600毫升时,通过输液可以纠正血压,可以不输血;出血量在600毫升以上要尽快补充血容量。符合以上输血指征,输血宜早不宜迟。输血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每次输血300一400毫升,如血色素无回升,可再次输血。输血既可纠正休克,提高血色素还有止血作用。6.及时应用止血疗法。止血措施除开输血外,还有应用止血药。常用的各种止血药如维生素kl、止血敏、止血芳酸等,也可用甲氰眯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洛赛克等抑酸针剂止血,口服凝血酶或注射凝血酶原复合物止血等,亦可口服云南白药等中药止血,还可采用冰盐水洗胃等措施。7.在治疗溃疡病大出血过程中,必须注意检查和处理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大出血后,血钾、血钠丢失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同时也容易引起酸中毒。因此要注意及时补充和纠正。8.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保护心、脑、肾重要脏器的功能。大出血后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若未及时纠正,可影响心、脑、肾功能,如长时间休克可出现无尿,甚至肾功能衰竭。此时应在积极补液的基础上静滴20%甘露醇100毫升,以达到每小时尿量不少于30毫升。9.积极治疗溃疡病,预防最主要。预后多数胃溃疡大出血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多能控制,只有对那些出血不止或虽暂时停止后又反复出血者才考虑手术治疗。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病,做好胃部保健。1.消除细菌感染病因:以往认为胃溃疡与胃液消化作用有关,与神经内分泌机能失调有关,因而传统疗法是,制酸、解痛、止痛。近年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有些胃溃疡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是幽门螺杆菌。因此,应减少与人共用餐具,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幽门螺杆菌的感染。2.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强的松、消炎痛等,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溃疡的病情,应尽量避免使用。如果因疾病需要非得要服用,或向医生说明,改用他药,或遵医嘱,配合些其他辅助药物,或放在饭后服用,减少对胃的不良反应。3.讲究生活规律,注意气候变化:胃溃疡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规律,不可过分疲劳,劳累过度不但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还会妨碍溃疡的愈合。溃疡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溃疡病发作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溃疡病人必须注意气候变化,根据节气冷暖,及时添减衣被。
曾海
十二指肠常见疾病,还能微创治疗吗?
图片可能引起不适,在微医网站发布中删除,如要查看,请搜索我写的相关科普为啥说十二指肠是消化道的“七寸”?十二指肠是消化道中最关键的一段,是消化吸收功能的起始段。食物经过胃的研磨和预处理,进入十二指肠开始深加工和吸收。这一段也消化道最复杂的一段。这里有胆管和胰管向内汇合,有消化道主血管从外表跨越。它还是耐受性最强的一段,一方面它要抵抗胃酸的刺激,同时还要接受强力消化液--胰液和胆汁的侵蚀。十二指肠会生些啥病?十二指肠最常见的疾病是消化溃疡,胃酸的腐蚀是关键的内在原因,而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重要的诱发因素。自从有了强力抑酸药物后,消化性溃疡再也不需要切胃治疗了。药物特别是用于抗风湿、止痛、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也容易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穿孔。但如果忽视了治疗,一旦发生大出血、穿孔和梗阻,就不能靠药物治疗了。这些严重并发症与溃疡的部位有关,一般十二指肠球部后壁的溃疡可能发生大出血,前壁则多见穿孔。溃疡大出血可以通过血管介入的方法解决,不一定需要外科手术。近年来已遇到几位病人,因服用风湿病中药、或者阿司匹林等而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十二指肠穿孔。提醒大家在服药期间需要定期门诊,必要时加用预防溃疡的药物。下图是十二指肠球部穿孔,还有腹腔镜下缝合后的图片。球部穿孔现在一般都尽量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术后千万不要再大意了,应该认真内科治疗,直至溃疡愈合,否则还会再发。十二指肠会有些什么肿瘤?十二指肠尽管是小肠肿瘤最常见的部位,可能发生包括粘膜腺体形成的潴留囊肿、异位胰腺小结节等非肿瘤性肿块,还包括粘膜层的腺瘤、腺癌,肠壁中间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间质瘤等,但总体发病率并不高。自然规律往往是这样的,不常发生的病,一旦出现,可能就很复杂。因为这个部位的特殊性,不管手术大小,手术风险都很大,外科手术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手术范围可能涉及到周围的胃、胆、胰。现在胰十二指肠手术在少数大医院已经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但这种腹腔镜手术仍然是一个高风险、高费用大型手术。在可能得到彻底切除的情况下,冒风险接受外科手术切除一般是获得最长远生存的唯一选择。十二指肠肿瘤也可能小手术彻底治疗有一些十二指肠的肿块,尽管是大问题,但可以用微创的小手术彻底治疗。这种微创小手术就是内镜手术,在有腹腔镜外科手术作为保障的情况下,很多肿块可以安全有效地得到微创切除。看这里,例1:这里有个病例,70老人上腹胀痛,CT检查十二指肠2.7CM肿瘤,来问问能否做腹腔镜手术,后来我们发现,腹腔镜手术都可能不需要做。因为内镜检查发现这个肿块是一个非常大的宽基底息肉样肿瘤,有可能通过内镜下ESD切除的。在做好腹腔镜手术准备后,我们采用了内镜切除的方法,顺利地完成了肿瘤完全切除,病理检查确认肿瘤良性,而且切除彻底,效果与外科手术相当,但创伤微小,费用也很低。看这里,一些诊断上剧情反转的病例十二指肠乳头由于管控胆汁的排放,所以在发生肿瘤时,很早期就可能出现黄疸,提醒病人就医,因此远期效果比一般小肠肿瘤要好。但在这个特殊部位,卡在十二指肠乳头部的结石和肿瘤有时比较容易混淆。这种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和结石在CT或者MRI上不易区分的例子并不少见。有高度怀疑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做十二指肠镜取活检时,发现没有肿瘤,进一步ERCP检查发现只是结石,当时内镜下处理就可以了。也有做完胆管切开取石术后,T管造影发现胆管不通,结果是胆管下端合并有肿瘤的。还有些老年人,出现胆管扩张和明显黄疸,经过ERCP检查,还有可能仅仅只是胆管感染。十二指肠乳头部增大的病例,因为可能是很早期肿瘤,可能来源于肠腔面也可能来自乳头内,取活检标本诊断也不容易,一次住院检查ERCP、EUS等候还不能确诊,需要定期复查的病例也可见。因此,如果发现眼睛发黄,胆管全程扩张,不管最初终诊断如何,既不要大意,也不要被吓倒,而应该进一步内镜确诊,然后积极治疗。切不掉肿瘤或者年龄大不能承受大手术咋办?十二指肠肿瘤一旦超出了可完整切除的程度,这种情况下,再做大手术对长远效果没多大帮助。肿块堵塞肠道和胆管等,短期内危及病人的生命。肠道支架、胆管支架治疗可以解决肠道通畅和黄疸问题,费用也比外科手术要低很多,可能是减少痛苦,尽量延长生命的最合理方法。十二指肠肿瘤必须做大范围切除时,还可以微创吗?十二指肠肿瘤有可能需要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在一些技术能力足够的医院,这种大范围切除、复杂重建手术可以应用腹腔镜技术来完成。腹腔镜下分离切除肿瘤后,可以利用取标本的切口,来完成消化道重建,这个辅助切口一般不超过10厘米,远小于常规开放手术的大切口。如果是腹腔镜下完成消化道重建,辅助切口仅用于取出标本,这个切口还可以更小。切不掉肿瘤或者年龄大不能承受大手术咋办?十二指肠肿瘤一旦超出了可完整切除的程度,这种情况下,再做大手术对长远效果没多大帮助。肿块堵塞肠道和胆管等,短期内危及病人的生命。肠道支架、胆管支架治疗可以解决肠道通畅和黄疸问题,费用也比外科手术要低很多,可能是减少痛苦,尽量延长生命的最合理方法。十二指肠肿瘤必须做大范围切除时,还可以微创吗?十二指肠肿瘤有可能需要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在一些技术能力足够的医院,这种大范围切除、复杂重建手术可以应用腹腔镜技术来完成。腹腔镜下分离切除肿瘤后,完成消化道的重建,这样切口远小于常规开放手术的大切口。手术切除的范围、彻底性完全和开放大手术一样。
蔡开琳
点赞 4
宝宝为什么容易消化不良?容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呢?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是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第二大类疾病,家长们常常担心孩子怎么不爱吃饭啦?偏食?消化不好?容易拉肚子?容易呕吐?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常常使家长们感到很困惑,下面我就讲一讲孩子为什么容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小儿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消化管主要是由黏膜和平滑肌构成的;消化腺具有分泌各种消化液的功能,消化液内含有消化酶,如唾液腺分泌淀粉酶、胃分泌胃蛋白酶、胰腺分泌胰淀粉酶等。儿童消化管与消化腺的特点如下:1、口腔:粘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因此容易损伤和感染。2、食管:弹力组织和肌层不发达,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因此容易胃食管反流及溢奶。3、胃:①容量小,水平位、平滑肌发育不完善,因此容易胃扩张;②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因此容易幽门痉挛呕吐;③血管丰富但腺体及杯状细胞少,因此容易消化不良;④消化管壁由内向外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外膜)四层构成,胃粘膜下层较厚,溃疡大出血即侵蚀此层的血管;⑤胃酸分泌低、消化酶量分泌少,酶活性低,婴儿饮食质和量变化较快,容易消化不良。4、肠:①肠管相对较长;②肠系膜柔软而长粘膜下组织松弛,升结肠及后壁固定差,因此容易肠扭转和肠套叠;③肠壁薄、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因此容易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疾病。5、肝:①结缔组织发育差、再生能力强,易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②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③是体内物质代谢和解毒的重要器官;④能分泌胆汁,受暴力打击时易于破裂。6、胰腺:人体内第二大消化腺,胰腺液和消化酶易受天气及疾病影响而抑制,因此容易消化不良。除以上小儿解剖生理学特点外,还有:①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②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③消化道三个防御系统:肠道菌群、肠道黏膜上皮、肠道免疫系统等尚处于不断发育成熟进程中。综上所述,基于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器官功能上发育不健全等原因,孩子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类疾病,且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发病特点,需要家长朋友们特别呵护,如有不实需要及时就诊。家长朋友们,如有需要,请随时咨询我,我是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的张建华主任。
张先华
点赞 2
儿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根治吗?别慌,这些情况才需检查和治疗
随着幽门螺杆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重视幽门螺杆菌。经常有朋友问我这些问题:全家都一起吃饭会不会传给孩子?孩子要不要去检测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如果阳性,但没有症状,是否都需要根除治疗?今天,咱们就讲讲孩子感染的问题。幽门螺杆菌是能够唯一在胃酸条件下生存的细菌,生存力非常强大,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微需氧的螺旋杆菌。幽门螺杆菌胃炎是一种感染(传染)性疾病,幽门螺杆菌携带者和被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水源是传染,传播途径有: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等。它会引起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冠心病等疾病。一、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在发展中国家,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在儿童期获得的,也就是说对于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年人,其中多数都是在儿童期就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儿童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如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感染者可以部分表现为腹胀、腹痛、打嗝、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见消化道症状;有的儿童因为消化道溃疡而表现为呕血、黑便,本人遇到过的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抢救的最小患儿是1岁;有的儿童表现为营养不良和贫血;当然大部分的儿童感染后未致病,没有任何表现。2.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再感染率可能较高成年人如果真正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其再感染率是很低的,一般多在2%-4%左右;而儿童由于是易感人群,其幽门螺杆菌被根除后的再感染率可能会明显高于成年人的再感染率。3.儿童感染者,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感染的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大约在10%左右。4.儿童服药依从性差,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及继发细菌产生耐药性。5.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可供选择的抗生素有限,且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一些可以用于成人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抗生素常不宜用于儿童。6.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可能也不是一无是处,儿童期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可能降低人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如过敏性哮喘)。7.儿童幽门螺杆菌传播方式和成人一样,人-人间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可能的传播方式,其最可能的途径是通过口-口和粪-口传播。儿童被传播可能发生在常用的勺子、奶嘴或奶瓶,甚至是帮助婴幼儿咀嚼或品尝食物,通过被污染的口腔分泌物传染给婴幼儿。二、哪些孩子需要检测?下表是2016年欧洲北美儿童及青少年H.pylori处理指南摘要中国2015年共识中,仍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瘤、长期服用NSAIDs、有胃癌家族史儿童列为H.pylori检测指征。究其原因,可能为:儿童感染后发生严重疾病的概率低、可选择的药物种类少、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差、H.pylori感染根除后再感染率高等原因。下列疾病建议进行HP检查:1.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 3.慢性胃炎。 4.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 5.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drug,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7.不建议常规检测: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显示Hp感染与中耳炎、牙周疾病、食物过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生长发育迟缓有关。临床检查的目的是寻找潜在病因,而不是检测是否存在Hp感染。因此对于功能性腹痛患儿不建议行Hp检测。 三、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儿童并非都需要治疗,考虑到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全,为避免药物对儿童肝肾损伤,对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儿童,并不主张为了预防成人期幽门螺杆菌相关并发症而进行根除治疗。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必须根除治疗是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时才需进行。另外,以下情况可考虑根治:1)慢性胃炎;2)胃癌家族史;3)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4)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5)监护人、年长儿童强烈要求治疗。总之,家长朋友不必过于担心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因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成人感染率达40%~60%,但生病的人是少数,将近80%的人是无症状的,只有10%~15%的感染者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更少的人可能发展为胃癌或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四、Hp的检测方法1.侵入性方法:依赖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活检,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ureasetest,RUT)、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和胃黏膜Hp培养、核酸检测等。2.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UBT)、粪便Hp抗原检测(HpSA,SAT)和血清Hp抗体检测等。除了血清抗体检查,其他检查前均需停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PPI)2周、抗生素和铋剂4周。 五、哪些结果说明有HP感染? 国际指南强调了H.pylori感染的诊断基于胃镜检查的侵入性方法。确诊需要培养阳性,或病理学阳性+另一种基于活检的方法阳性。采用组织学方法检查时,要求至少应在胃体胃窦取材6块。而中国指南更为严苛,旨在避免在儿童中过度检测H.pylori,也可提高检测准确率。符合下述四项之一者方可判断为Hp现症感染:(1)细菌培养阳性;(2)组织病理学检查和RUT均阳性;(3)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RUT结果不一致,需进一步行非侵人性检测,如UBT或SAT;(4)消化性溃疡出血时,病理组织学或RUT中任一项阳性。六、儿童Hp感染的根除治疗 根除Hp的治疗方案: 1.一线方案(首选方案):适用于克拉霉素耐药率较低(<20%地区),方案为: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程10或14d;若青霉素过敏,则换用甲硝唑或替硝唑。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20%)的地区,含铋剂的三联疗法(阿莫西林+甲硝唑+胶体次枸橼酸铋剂)以及序贯疗法(PPI+阿莫西林5d,PPI+克拉霉素+甲硝唑5d)可作为一线疗法。 2.二线方案:用于一线方案失败者,PPI+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胶体次枸橼酸铋剂或伴同疗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疗程10或14天。 3.根除Hp的常用药物和剂量: (1)抗生素:阿莫西林50mg/(kg-d),分2次(最大剂量1g,2次/d);甲硝唑20mg/(kg.d),分2次(最大剂量0.5g,2次/d);替硝唑20mg/(kg.d),分2次;克拉霉素15-20mg/(kg.d),分2次(最大剂量0.5g,2次/d)。 (2)铋剂:胶体次枸橼酸铋剂(>6岁),6-8mg/(kg.d),分2次(餐前口服)。 (3)抗酸分泌药:PPI:奥美拉唑,0.6-1.0mg/(kg.d),分2次(餐前口服)。 4.辅助治疗根据国内外文献及Meta分析,微生态制剂可辅助治疗Hp感染,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5.根除失败怎么办?根除治疗失败后,建议补救治疗应根据抗生素敏感性、患儿的年龄及抗生素的可获得性,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与成人不同,儿童治疗失败后,可选择的补救治疗方案有限,因此初次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有条件,建议在补救治疗前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根据来自于成年人的研究结果,可以在补救治疗时考虑增加PPI和甲硝唑的剂量。有针对儿童的小样本研究显示,大剂量阿莫西林和PPI联合甲硝唑,可以获得66%的根除率;经典四联疗法(含四环素和甲硝唑方案)可以获得95%的根除率。但应当注意,增加药物剂量必然会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七、建议:1.不推荐在儿童中进行“检测-治疗”策略。目前的证据证明,幽门螺杆菌不会在无溃疡疾病条件下产生症状,所以直接检测幽门螺杆菌然后治疗是不必要的,也就是说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儿童没有症状,是不需要治疗。2.儿童持续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什么时候根除?有报道认为14岁以下不根除,也有报告大于16岁才根除,也有报道大于18岁才根除的。其实遵循一样的原则:消化性溃疡及胃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瘤必须根除;若没有必须要根除的疾病,需要充分权衡利弊后,做出决定(儿童根除HP,主要从长期服用抗生素对儿童的免疫有影响考虑)。3.目前研究认为HP既是感染性疾病,又是传染性疾病,这从医学理论上来说是正确和合理,但从社会学来说传染性疾病对公众的心理应激(焦虑情绪)较大,以至于有恐慌情绪,全家男女老少都来医院检测,这是对医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的心理应激所引发的不适反应可能更得不偿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4.北京301医院的孙虹雨医生举了一个形象比喻:如果把胃粘膜比喻为土壤,把幽门螺杆菌、情绪、吸烟、酗酒、年龄、熬夜等因素比喻成破坏土地的因素,胃粘膜损伤就像水土流失一样,破坏因素越多,水土流失就越严重。HP感染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把胃病的罪魁祸首的帽子全部扣到幽门螺旋杆菌身上,是不是帽子太大了。5.预防感染:加强宣传和教育,纠正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是预防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纠正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如不共用牙刷或杯子,给婴幼儿喂奶或者喂食时,不要用自己的嘴试凉热,不要将咀嚼后的食物喂给孩子,提倡用公筷,家庭分餐等)。采取严格的卫生措施,注意手的卫生(母乳喂养前和准备食物前应洗手)和保证饮用水安全、清洁,杜绝喝生水是预防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步骤。提倡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儿早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靠措施。6.HP与萎缩、肠化、胃癌相关,请注意只是相关,不是必然。因此根除HP有可能会降低萎缩、肠化、胃癌发生的概率,只是作为一种治疗的手段,并不能做到一定。7.亚洲的研究表明HP与胃癌相关,作为I类致癌物,但是非洲的事实告诉我们:HP感染与胃癌无关。这叫“非洲之谜”。主要参考文献:①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2015《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②2017ESPGHAN/NASPGHAN:儿童和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管理③欧洲北美儿科消化病、肝病及营养学会:2016,儿童H.pylori感染循证医学指南④许平:《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家长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识》⑤消化时间:《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诊治不该照搬成人方案!》⑥黄志鹏:《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为何不着急治疗?》⑦成虹:《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欧美指南解读》
李异玲
点赞 1
我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我的孩子怎么办?
随着幽门螺杆菌(Hp)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也开始重视它。经常有朋友问我这些问题:我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我的孩子怎么办?全家在一起吃饭会不会传给孩子?孩子要不要去检测是否感染了?如果阳性,但没有症状,是否都需要根除治疗?今天,咱们就讲讲孩子感染HP的问题。幽门螺杆菌是能够唯一在胃酸条件下生存的细菌,生存力非常强大,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微需氧的螺旋杆菌。幽门螺杆菌胃炎是一种感染(传染)性疾病,幽门螺杆菌携带者和被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水源是传染,传播途径有: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等。它会引起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冠心病等疾病。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在中国,儿童是hp易感人群,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在儿童期获得的,也就是说对于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年人,其中多数都是在儿童期就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儿童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如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感染者可以部分表现为腹胀、腹痛、打嗝、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见消化道症状;有的儿童因为消化道溃疡而表现为呕血、黑便,本人遇到过的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抢救的最小患儿是1岁;有的儿童表现为营养不良和贫血;当然大部分的儿童感染后未致病,没有任何表现。2.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再感染率可能较高。成年人如果真正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其再感染率是很低的,一般多在2%-4%左右;而儿童由于是易感人群,其幽门螺杆菌被根除后的再感染率可能会明显高于成年人的再感染率。3.儿童感染者,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感染的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大约在10%左右。4.儿童服药依从性差,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及继发细菌产生耐药性。5.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可供选择的抗生素有限,且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一些可以用于成人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抗生素常不宜用于儿童。6.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可能也不是一无是处,儿童期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可能降低人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如过敏性哮喘)。7.儿童幽门螺杆菌传播方式和成人一样,人-人间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可能的传播方式,其最可能的途径是通过口-口和粪-口传播。儿童被传播可能发生在常用的勺子、奶嘴或奶瓶,甚至是帮助婴幼儿咀嚼或品尝食物,通过被污染的口腔分泌物传染给婴幼儿。下列疾病建议进行HP检查:1.消化性溃疡。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3.慢性胃炎。4.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5.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drug,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7.不建议常规检测: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显示Hp感染与中耳炎、牙周疾病、食物过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生长发育迟缓有关。临床检查的目的是寻找潜在病因,而不是检测是否存在Hp感染。因此对于功能性腹痛、消化不良等患儿不建议行Hp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儿童并非都需要治疗,考虑到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全,为避免药物对儿童肝肾损伤,对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儿童,并不主张为了预防成人期幽门螺杆菌相关并发症而进行根除治疗。这些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必须根治: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时才需进行。另外,以下情况可考虑根治:(具体要听从医生的建议)1)慢性胃炎;2)胃癌家族史;3)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4)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5)监护人、年长儿童强烈要求治疗。总之,家长朋友不必过于担心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因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成人感染率达40%~60%,但生病的人是少数,将近80%的人是无症状的,只有10%~15%的感染者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更少的人可能发展为胃癌或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
金欣
孩子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怎么办?(上篇)
2021-11-18来源:胃肠病随着幽门螺杆菌(Hp)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也开始重视它。经常有朋友问我这些问题:我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我的孩子怎么办?全家在一起吃饭会不会传给孩子?孩子要不要去检测是否感染了?如果阳性,但没有症状,是否都需要根除治疗?今天,咱们就讲讲孩子感染Hp的问题。幽门螺杆菌是能够唯一在胃酸条件下生存的细菌,生存力非常强大,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微需氧的螺旋杆菌。幽门螺杆菌胃炎是一种感染(传染)性疾病,幽门螺杆菌携带者和被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水源是传染,传播途径有: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等。它会引起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冠心病等疾病。一、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在中国,儿童是Hp易感人群,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在儿童期获得的,也就是说对于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年人,其中多数都是在儿童期就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儿童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如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感染者可以部分表现为腹胀、腹痛、打嗝、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见消化道症状;有的儿童因为消化道溃疡而表现为呕血、黑便,本人遇到过的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抢救的最小患儿是1岁;有的儿童表现为营养不良和贫血;当然大部分的儿童感染后未致病,没有任何表现。2.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再感染率可能较高。成年人如果真正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其再感染率是很低的,一般多在2%~4%左右;而儿童由于是易感人群,其幽门螺杆菌被根除后的再感染率可能会明显高于成年人的再感染率。3.儿童感染者,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感染的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大约在10%左右。4.儿童服药依从性差,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及继发细菌产生耐药性。5.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可供选择的抗生素有限,且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一些可以用于成人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抗生素常不宜用于儿童。6.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可能也不是一无是处,儿童期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可能降低人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如过敏性哮喘)。7.儿童幽门螺杆菌传播方式和成人一样,人-人间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可能的传播方式,其最可能的途径是通过口-口和粪-口传播。儿童被传播可能发生在常用的勺子、奶嘴或奶瓶,甚至是帮助婴幼儿咀嚼或品尝食物,通过被污染的口腔分泌物传染给婴幼儿。二、哪些孩子需要检测?下表是2016年欧洲北美儿童及青少年H.pylori处理指南摘要,可资参考:我国2015年的共识中,仍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瘤、长期服用NSAIDs、有胃癌家族史儿童列为H.pylori检测指征。究其原因,可能为:儿童感染后发生严重疾病的概率低、可选择的药物种类少、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差、H.pylori感染根除后再感染率高等原因。下列疾病建议进行Hp检查:1.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 3.慢性胃炎。 4.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 5.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7.不建议常规检测: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显示Hp感染与中耳炎、牙周疾病、食物过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生长发育迟缓有关。临床检查的目的是寻找潜在病因,而不是检测是否存在Hp感染。因此对于功能性腹痛、消化不良等患儿不建议行Hp检测。 三、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治疗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儿童并非都需要治疗,考虑到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全,为避免药物对儿童肝肾损伤,对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儿童,并不主张为了预防成人期幽门螺杆菌相关并发症而进行根除治疗。这些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必须根治: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时才需进行。另外,以下情况可考虑根治:(具体要听从医生的建议)1)慢性胃炎;2)胃癌家族史;3)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4)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5)监护人、年长儿童强烈要求治疗。总之,家长朋友不必过于担心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因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成人感染率达40%~60%,但生病的人是少数,将近80%的人是无症状的,只有10%~15%的感染者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更少的人可能发展为胃癌或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
吴李飞
小儿为什么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是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第二大类疾病,家长们常常担心孩子怎么不爱吃饭啦?偏食?消化不好?容易拉肚子?容易呕吐?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常常使家长们感到很困惑,下面我就讲一讲孩子为什么容易患消化系统疾病。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急诊综合科张先华小儿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消化管主要是由黏膜和平滑肌构成的;消化腺具有分泌各种消化液的功能,消化液内含有消化酶,如唾液腺分泌淀粉酶、胃分泌胃蛋白酶、胰腺分泌胰淀粉酶等。儿童消化管与消化腺的特点如下:1、口腔:粘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因此容易损伤和感染。2、食管:弹力组织和肌层不发达,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因此容易胃食管反流及溢奶。3、胃:①容量小,水平位、平滑肌发育不完善,因此容易胃扩张;②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因此容易幽门痉挛呕吐;③血管丰富但腺体及杯状细胞少,因此容易消化不良;④消化管壁由内向外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外膜)四层构成,胃粘膜下层较厚,溃疡大出血即侵蚀此层的血管;⑤胃酸分泌低、消化酶量分泌少,酶活性低,婴儿饮食质和量变化较快,容易消化不良。4、肠:①肠管相对较长;②肠系膜柔软而长粘膜下组织松弛,升结肠及后壁固定差,因此容易肠扭转和肠套叠;③肠壁薄、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因此容易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疾病。5、肝:①结缔组织发育差、再生能力强,易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②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③是体内物质代谢和解毒的重要器官;④能分泌胆汁,受暴力打击时易于破裂。6、胰腺:人体内第二大消化腺,胰腺液和消化酶易受天气及疾病影响而抑制,因此容易消化不良。除以上小儿解剖生理学特点外,还有:①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②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③消化道三个防御系统:肠道菌群、肠道黏膜上皮、肠道免疫系统等尚处于不断发育成熟进程中。综上所述,基于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器官功能上发育不健全等原因,孩子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类疾病,且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发病特点,需要家长朋友们特别呵护,如有不实需要及时就诊。家长朋友们,如有需要,请随时咨询我或浏览张先华大夫的网站:http://hdfzhangxh.haodf.com
张先华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为何不着急治疗?什么时候要积极治疗...
经常有女性朋友问家里公公婆婆或者自己夫妻双方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全家都一起吃饭会不会传给孩子?那么问题也来了,孩子要不要去检测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一般我们认为14周岁以下的儿童是不建议去检查是否有感染,查出来如果真的有感染了会导致家长们很纠结。首先我们谈一谈儿童感染的表现,可以部分表现为腹胀、腹痛、打嗝、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见消化道症状;有的儿童因为消化道溃疡而表现为呕血、黑便,本人看过的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抢救的最小患儿是1岁;有的儿童表现为营养不良和贫血;当然大部分的儿童感染后未致病,没有任何表现。一、感染了为何不着急治疗?二、如何预防?三、哪些儿童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四、推荐的儿童无创检测方法有哪些?五、哪些儿童需要积极治疗......
黄志鹏
选择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