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闪电样痛 > 病因

闪电样痛病因

闪电样痛病因相关内容 更多>

脸疼的受不了,显微血管减压术...

病请描述:  虽然面部的三叉神经痛有“天下第一痛”之称,但不少三叉神经痛患者都有拖延求医的习惯,有些抱着期望疾病自愈的侥幸心理,有些觉得三叉神经痛难治而干脆熬着,这些心态成为阻碍疾病康复的拦路虎。   不经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不能自愈的,随着病情进展,发作会越来越频繁,疼痛持续时间会越来越长,患者只会越拖越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自行缓解、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小,除非针对病因治愈疾病,否则,不及时检查容易延误治疗。   如果颜面部发生疼痛,且疼痛有: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如果您有以上三条,那么提示您该走进神经外科医生的诊室寻求帮助了。   患者就诊时,医生通常会做以下几件事情:   1、详细的询问病史,比如:第一次开始疼是什么时间;主要是哪里疼,多久发作一次;疼起来时是一阵一阵,还是持续疼,每次疼多长时间;是电击样的疼痛,还是胀痛或者其他痛法;是否有诱发原因,还是无缘无故也会疼   2、系统的体格检查   主要是为了了解您的身体一般情况。会针对性地做一些身体检查,可能会让您闭眼、微笑、伸舌头,甚至拿一个小针在您的脸上扎一扎,可能会有点疼,但这只是为了明确您有没有感觉减退。   3、开一些辅助检查   如血液常规、血液生化,头颅MRI或者三叉神经根TOF-MRA等。   针对病因治疗,有根治的机会   不同类型的疼痛意味着不同的治疗方案。   1、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找到始作俑者很重要,比如肿瘤、动脉畸形等,我们通常会采用切除手术并结合显微血管减压术彻底治愈。   2、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目前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有一个比较公认的解释为漏电学说:即脑内血管长期压迫三叉神经,导致三叉神经根部出现损伤,并发生了短路。也许是这个损伤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三叉神经痛多发于40岁以后的成年人,又因为可能是神经内电传导短路造成的疼痛,所以有些患者疼起来像过电似的。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治疗:   药物治疗:首选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此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小神药,使其短路的频率降低,同时辅以止痛、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多管齐下。   手术疗法:显微血管减压术为目前疗效最好和缓解时间最长的治疗方法,多在药物治疗无效时使用,手术原理是将责任血管和神经隔开,使其不再短路。可以说直指病因,所以效果甚佳。

王景 2025-02-08阅读量712

门诊实录:一阵一阵火烧样的&...

病请描述:  “一个月拔了四颗,拔了还是疼;上牙像撒上辣椒面一样,烧疼烧疼的,疼的时候要死要活的,也就疼几分钟,一天七八次”——54岁的刘阿姨讲述。   “2年前出现牙疼,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实在忍不了了,就找了一家口腔诊所干脆把牙拔了,先后拔了两颗牙齿。但疼痛还是没有缓解,现在加重了,这针扎一样的感觉实在太难受了,饭也吃不了,啥也干不了”——今年62岁的张阿姨这样形容她的“牙疼”。   一个门诊,两个患者因为牙疼来就诊,又因为都拔了牙不管用,才意识到可能不是牙的问题。   了解三叉神经痛,远离误诊   临床上经常会见到一些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在就诊时,提到自己因为误把三叉神经痛当成牙痛而硬生生拔掉了一颗或者多颗牙齿,最严重的有患者曾经拔掉了14颗牙齿后才得知自己不是牙齿的问题而后悔莫及。这是因为三叉神经痛与牙痛、脸痛等疾病疼痛位置接近,容易混淆。颅神经疾病诊疗专家组姜海涛教授提示,面部出现闪电样、阵发性的“牙痛”警惕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的特点   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由于该病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彻底根治,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如果牙疼治疗不见好,可用卡马西平测试是不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患者一般服用卡马西平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很多患者一侧面部疼痛,门诊中姜海涛教授都会询问有没有吃过卡马西平药物,效果如何。如果服用后止痛效果好,根据他的临床症状表现一般就可能是三叉神经痛了。   但是这个药有个弊端,就是一开始服用小剂量效果就非常好,但是渐渐的会变差,因此患者在原有的药量基础上加量服用,但药效仍然不好。而且卡马西平不能停,一吃就缓解,一停就又疼。   还可以头颅影像检查   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可以进行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排查是不是有颅内肿瘤的原因,如果有肿瘤的话,需要手术切除,同时探查三叉神经与血管有没有骑跨,如果有的话还需要同时进行隔离减压,这部分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的三叉神经痛也需要进行影像检查,比如颅神经显像,这个序列与普通的核磁共振判断继发性病因的不同,颅神经显像能查看三叉神经与血管的关系的,针对有骑跨的患者,而且三叉神经痛症状让患者无法忍受的,是可以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这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患者门诊的时候携带着核磁共振检查,为什么我们会让重新做的原因。

姜海涛 2024-09-18阅读量1241

颈椎病:哪种最复杂?哪种最危...

病请描述:"颈椎病"除了颈椎本身病变外,一般还伴有肩颈钝痛、颈项强直、头晕眼花、上肢麻木,甚至像被唐僧念了紧箍咒一般太阳穴跳痛等症状。但颈椎病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单纯的一种疾病名称,它又称为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周围软组织病变压迫或刺激脊髓、神经、血管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总称。根据这一系列症状,又可以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颈椎病等六大类型。下面我们了解这六大类型颈椎病:一、最年轻的颈椎病-----颈型颈椎病顾名思义,该型颈椎病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症状:僵硬、疼痛、酸胀,同时头、颈、肩、臂伴有相应压痛点,活动受限。晨起、劳累、姿势不正确和受寒冷刺激后会突然加剧,而活动或按摩后又会有所好转。前后左右活动颈部有嘎嘎响声,按摩颈部时有韧带“弹响”;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落枕。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类型的颈椎病发病年龄都相对年轻。影像上看,颈型颈椎病患者的X片常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某一椎间盘前窄后宽,椎间组织向侧移,颈部小关节紊乱,有时会有椎体不稳,椎体不稳常出现在颈四分之三处,上位颈椎前倾,一般很少有骨质增生。此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即属于此种改变。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最为有利的时机。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1.注意适当休息,避免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工作过度紧张及长时间持续保持固定姿势等,将导致神经肌肉的过度紧张,强化颈椎病症状。2.改变用枕习惯。3.积极锻炼,特别是颈肩背部肌肉的锻炼,正确的锻炼可以强化肌肉力量,强化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增加颈椎生物力学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有利颈椎病的恢复。4.可使用热敷和膏药对于缓解局部神经肌肉紧张有一定作用。二、发病率最高的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这种颈椎病一般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受压迫的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早期多为颈肩疼痛、僵硬,并向上肢发射,放射范围根据受压神经根不同而表现在相应皮节、皮肤部位,同时伴有上肢肌力下降或手指动作不灵活;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重者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或突然牵撞患肢时,就会发生剧烈的闪电样锐痛。此类型颈椎病的影像检查,多显示为“椎间孔变窄导致颈脊神经受压”,常见于4--7颈椎,是30--50岁年龄段人们的高发病因。我们建议患病早期还是尽量选择非手术治疗,如热疗、按摩、物理牵引等方法,就医时间越早,疗效越好。三、最危险的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此型颈椎病人占15%左右,因颈椎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炎症、水肿等。高发年龄段在40--60岁。大多数是在中年以后以“隐性”形式发病,临床早期为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而后发展为行走困难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瘫痪。这是因为,当发生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连接骨关节的韧带增厚或骨化时,可压迫脊髓及血管,甚至发生脊髓缺血或坏死。在治疗方面,这一类型颈椎病的基本疗法还是应以非手术为主。尤其是在早期的患者,约半数病例可获得较为明显的疗效。但是在进行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切忌任何简单武断的操作和手法。一旦病情加剧,应及早手术,以防引起脊髓变性。四、最容易跌倒的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此类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多是由骨刺、血管病变导致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所以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是间歇性眩晕,主要表现为旋转型、浮动性、或摇摆型眩晕,头部活动可诱发或加重。头痛,是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血管代偿性扩张引起,主要为枕部或顶部,以胀痛为主。同时,由于椎动脉受到刺激突然痉挛,患者很容易在头部转动或屈曲时突感无力而跌倒,再站起来时却能继续正常活动。其他症状,亦有时而恶心呕吐,时而耳鸣耳背。要注意的是,这一类型颈椎病多伴有交感型症状。五、最复杂的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只占总体的2%,表现症状却比其他任何一类都要复杂,主要有:头晕、头痛、睡眠差、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眼胀,视物不清,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片有失稳或退行性改变。上病症主要是各种颈部病变激惹了神经根、关节囊或项韧带上的交感神经末梢所致,故而发病年龄也大都有一定“时间累积”,为35--45岁。六、混合型颈椎病除了以上几种典型的颈椎病分型,还有一些临床上不太明显或少见的病理,比如由于颈椎椎体前鸟嘴样增生压迫食管,而引起吞咽困难的,我们暂且管它叫“食管压迫型颈椎病”。此外,就是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出现的混合型颈椎病。

朱亮 2018-03-20阅读量9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