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关节僵直 > 预防

关节僵直预防

关节僵直预防相关内容 更多>

无奈你为生活低了头,苦了颈椎...

病请描述:人类属于高级脊椎动物,颈椎“C”形向前的生理弧线保证了颈椎活动的高度灵活性,但人们常常做一些违背颈椎生理曲线的姿态和活动。 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强调,颈椎是连接头颅和躯体的枢纽,但由于解剖结构纤细,天然的活动范围很大,因此,颈椎的稳定性在整个脊柱中是最低的。长期保持不良姿势会导致颈椎椎间盘的压力增高,以及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的松弛,失去弹性,致使颈椎正常的生理前凸消失,甚至造成“反弓”,进一步加速颈椎的退变。 正常生理曲度、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曲度反弓 正常颈椎呈现“C”形向前的生理弧线,它既保证了颈椎活动的高度灵活性,又减轻了颈椎间盘的重力负荷,使颈椎处于最佳的力线状态下工作。如果没有生理弯曲,颈椎会出现僵直,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就称为颈椎反弓。 在颈部两侧的横突孔里穿行着椎动脉,两条椎动脉向上至枕骨(下方)基底部形成基地动脉,他们向上通往大脑主要给大脑的枕叶,颞叶以及脑干供血,如果颈椎变直或者反弓,寰枕关节间隙会变窄,本来狭小的空间就会更加拥挤不堪,此时血流受阻,颈椎动脉受压,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与颈椎相关的骨关节组织因挤压提早产生增生、骨刺、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而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出现颈椎病相关的临床症状,如颈项部痛、肩臂痛、肢体麻木、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严重的还会引起瘫痪。 什么原因导致颈椎曲度变直、反弓? 不良姿势:长时间低头或者过度疲劳等不良姿势会导致颈椎处于不正常的状态,长期累积可能会引起颈椎反弓。 颈椎受伤:颈椎受到外力的冲击或者摔伤等情况会导致颈椎损伤,从而引起颈椎反弓。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的弹性和韧性会逐渐降低,容易出现颈椎反弓的情况。 颈椎疾病:颈椎疾病如颈椎炎、颈椎间盘突出等会导致颈椎变形,从而引起颈椎反弓。 长期久坐:长期久坐不动或者坐姿不正确会增加颈椎的负荷,容易引起颈椎反弓。 日常注意事项,你能做到吗? 颈椎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有关,关键在于预防。 挺直脊椎,减少对脊椎的压力,避免脖子酸、肩痛等情况,保持脊椎挺直的同时,下巴微扬,会使脊椎更为舒适。 避免长时间久坐伏案;不卧床看书看报玩手机;需长期使用电脑的,可以抬高显示器,使其达到平视或轻微仰视的高度等。 仰卧床上,颈椎后放一个用毛巾包裹的竹筒(平放桌面与拳头等高)或可乐瓶做枕头,一般在每日中午和晚上睡觉前练习 30~60min ,可起到放松作用。 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健康的体育活动,如游泳、瑜伽等,这些运动都对颈椎自然曲度变直有着很好的辅助治疗的效果,同时可以改善颈椎供血,防止和延缓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年龄。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502

颈椎病,为什么越来越低龄化?

病请描述: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移动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头族”的数量不断增加,颈椎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患病人群 年轻化越来越明显。对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生长发育黄金时期的青少年来说,颈椎病会严重影响其学习、身心发展及生活。 今天下午我特意从系统统计发现,我院骨伤科门诊每年近 20000人次的患者中,颈椎病患者大约为 8000 余人,其中,,青少年颈椎痛患者竟然高达约 20%。特别是今天上午的骨伤科专家门诊,10岁以下的小朋友居然有三个都是颈椎和脊柱疾患,青少年颈椎疾患呈现高发态势,且越来越低龄化,需引起社会的重视。 颈椎病,又称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颈椎综合征,是指由于颈椎及其关节、关节囊、韧带、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失稳,出现骨质增生、韧带与关节囊增生钙化等病理变化,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血管、脊髓等,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颈项部疼痛、强直为主要症状,疼痛可引至肩背,视力减退、耳鸣,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也有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呈发作性,可 出现复视、眼震,可伴随恶心呕吐以及耳鸣等症状,分患者可出现下肢短时间无力甚至跌倒。 颈椎病原本多见于四五十岁以上人群,50岁左右的人群有25%,60岁有50%,70岁以上则几乎100%患过或正患此病。 我们发现,青少年颈椎病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坐姿不当 当青少年在长时间内都处于操作电脑、玩游戏或者是伏案学习工作等时候,一般都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同一个坐姿,而这样就会使得他们肩膀以上的部位在很长时间内 都处于一个非自然状态之下,颈椎也会处于弯曲的状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之后,颈部和肩部就会出现僵硬酸胀的感觉,颈 部会变得僵硬,与此同时,相应的关节韧带和颈间盘也会处于超负荷状态之中,颈椎间盘内部压力会明显增高,而颈部肌肉也会因此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椎的损伤程度随时间而不断增强,这也是导致青少年颈椎病持续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睡眠状态不正确 根据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青少年的睡眠姿势都是处于侧卧状态,这种错误的睡眠姿势,同样也是增强颈椎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时间将头偏向一侧容易使得颈部的肌肉和韧带一直处于扭曲的状态,而这种非正常的扭曲状态也会导致颈部肌肉和韧带的损伤。除此之外,枕头高度不合理或不使用枕头睡眠,都会引发青少年颈椎病,颈椎病发病 的重要先兆之一,就是落枕的反复出现。 (3) 体育锻炼偏少 一般来说青少年正好处于骨骼生长期以及生理的发育阶段,各方面都尚未完全定型,仍然有生长与发育的空间。但目前大部分青少年都过于沉迷于电影电视等电子设备以及游戏当中,足不出户也可以满足所有的日常需求,娱乐活动也逐渐由各种游戏所替代,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时间下降。体育锻炼的传奇缺乏容易使得青少年颈椎周围的肌肉体育锻炼的长期缺乏,容易使得青少年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等等出现松弛和劳损,这对于颈椎的稳定性生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颈部也会出现僵硬和酸痛等现象,更有甚者可能会直接导致头昏单肢麻木,肩背酸痛等颈椎病症状。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颈椎病症状的复杂性、多样性,加上认识的模糊,该病经常与神 经内科、耳鼻喉科或内科疾病相混淆,从而延误诊治。所以,如果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恶心的症状,还伴有颈部的酸痛不适,就要考虑是否为颈椎问题。 如何防治青少年颈椎病呢? 少低头多仰头 内源性平衡和外源性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颈椎生理平衡的两大主要因素: 前者以静态为主,由椎体、椎间盘、附件和韧带结构组成;后者以动态为主,是脊柱运动的动力,即颈肌的调控。青少年颈椎病的治疗应结合其生理可塑性较强的特点 来 进 行,主要目的是矫正颈椎的力学失衡。王明杰博士表示,要想维持颈椎正常生理功能,正常的生理曲度是必不可少的。 (1)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 要尽量避免颈椎长时间处于低头屈曲的姿势,在低头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上身挺直、收腹、两下肢并拢、肩膀放松。青少年还要尽可能的使膝关节略高于髋部,双脚尽量着地。就算是保持正确的坐姿也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处于坐立的状态中,在30 分钟内应该起身活动一下颈部,从而避免椎间隙内压持续升高。 (2)增加课外活动 青少年要在工作学习的空隙,尽可能得多在户外活动,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例如游泳、打乒乓球、篮球等可以活动颈部的体育运动,能够有效缓解颈部肌肉的僵直,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强关节生理功能和颈部的肌肉力量,提高青少年的颈部健康。 (3)合理使用枕头 枕头是睡眠的必要工具,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应每天保持6 h-9 h,而在这段时间之内都是需要依靠枕头来进行的。在进入熟睡的状态之后,颈部与肩部的肌肉会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如果长期使用不合适的枕头,则会发展成颈椎病。经过科学的验证,在睡眠时,青少年应当要以自身的颌肩线或手掌横径作为侧卧或仰卧的高度,与此同时枕头的材料也是十分重要的,填充物一般以木棉或谷物皮壳较为适宜,从而使枕头拥有一定的弹,枕头形态以马鞍型较好。 (4)保持良好的睡姿 人体躯干部、双肩及骨盆部横径较大,如果长时间偏重于一向的侧卧位,脊柱会因此而逐渐形成一定的侧弯,这种后果导致的不良现象即有可能会发展为脊柱病,也会影响青少年的颈部健康。一般来说,在进行睡眠时,青少年要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在侧卧时要保持不同方向的变换。需要注意的是,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等,都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 (5)预防慢性劳损 一般来说,需要长期伏案工作的青少年,如果不注意桌椅的高度与自己身材的适应性,同时也不注重业余时间的运动,使得自身的颈部一直保持弯曲或非正常状态,长期以来就会发生肩颈部软组织负荷,仅容易发生腰背软组织劳损,而且可进一步发展成为颈、胸、腰椎关节功能紊乱。 青少年颈椎病,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及全社会的关注!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666

中药一方,防治痛风

病请描述: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痛风病者体征:多为40岁以后,形体丰腴、素嗜酒食肥甘之“盛人”,且多有阳性家族史。《内经》日:“五八,肾气衰”,病者多因饮食不节、房室过度,脾肾先虚,脾失健运,升清降浊无权,肾乏气化,分别清浊失司,水谷不归正化,生湿化浊,肥甘醇酒致湿热痰火内生,内蕴脾胃,渐积日久,必与血结成瘀,愈瘀愈滞,流注关节,气血凝滞经络阻隔则发为痛风。 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痛风发作与体内尿酸浓度有关,痛风会在关节腔等处形成尿酸盐沉积,进而引发急性关节疼痛。对于痛风饮用随低食物是比较普遍和健康的治疗方法。 减少食用肉类、野味、海鲜、含酵母食物和饮料等限制饮酒。酒精在发酵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大量水分并产生大量嘌呤,人体内嘌呤含量越多,代谢产生的尿酸就越多,同时酒精刺激肝脏也会产生尿酸,而这会增加痛风的发病率和痛风对人体的危害。 痛风的风险因素主要就包括一下几种:一、肥胖: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肥胖不仅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而且肥胖患者痛风发病年龄较早。二、饮酒:过量的酒精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因此诱发痛风的风险最大。三、高血压、高血糖。四、富含嘌呤的食物。五、某些药物。 通常痛风治疗可分为三部分:一、及早控制、缓解急性关节炎症发作;二、通过降低血中尿酸含量预防组织中尿酸进一步沉积;三、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减少由此导致的严重关节损伤、肾功能损害。 痛风发病十分痛苦,剧烈疼痛甚至可导致残疾。所以再好的治疗方式也不如及早防治,中医认为湿凝为痰,痰瘀胶固而成痛风石,缠绵难愈。痛风当属本虚标实,湿、热、痰、瘀为本病的病理关键,而因于寒湿者较少。同时,本病虽名“痛风”,实则非风,湿热痰浊瘀血流注并非外来,实是内生。与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凝滞所致之关节肢体肿痛的“痹证”不属同病。 治疗上,依据本病湿热痰瘀的病理关键,治以清热除湿,化瘀解毒为主,自拟痛风方:苍术15g,黄柏15g,薏苡仁30g,粉防己、羌活、姜黄各15g,赤芍15g,川牛膝10g,甘草15g。方中以二妙(苍术、黄柏)清热燥湿以除湿热下注之红肿热痛,两药相合清流洁源,标本兼顾,共为君药。粉防己,可助黄柏清利下焦湿热。薏苡仁甘淡微寒,主降泄,既健脾利湿,又长于祛除肌肉筋骨之湿邪。姜黄,《药性赋》言其:“能下气破恶血之积”,既入血分活血,又人气分散滞气,以破血分湿瘀之滞。赤芍苦微寒,既清血分实热,又散瘀血,以清血分瘀热。四者共为臣药。羌活辛苦温,气雄而散,升发之力强,既能透利关节止痛,又风能胜湿而助苍术、薏苡仁祛湿化浊,且可升发脾胃清阳,升清以助降浊,并可防黄柏、防己苦寒降泄太过而伤脾气,又与姜黄气味相投,盖血为阴津得温则行,湿为阴邪得辛方散,二者辛温之性与行瘀除湿甚合,是为佐药。少加川牛膝既助活血之力,又引诸药直达病所。又加甘草既缓和上药辛温燥烈之性,又防其苦寒败胃,共为使药。痛风石者为湿瘀成痰,加半夏、制南星、威灵仙、地龙;湿滞中焦,苔腻呕恶者,加木瓜、蚕砂、茯苓去黄柏;身窜痛者,加海桐皮、威灵仙、秦艽祛风活血通络;日久不愈,关节僵直变形剧痛者,为久痛入络,痰瘀凝结,需加虫类搜剔,如全蝎、蜈蚣、廑虫、地龙;日久不愈,腰酸腿软者,为久病及肾,改川牛膝为怀牛膝,加杜仲、续断;乏力、汗出、便溏、舌淡胖脉弦缓者,加黄芪、白术。应当指出,段老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萆薢、秦艽、威灵仙、蚕砂、薏苡仁、地龙、泽泻、黄芪、桃仁、当归等降血尿酸药,可提高疗效。

微医药 2023-02-28阅读量1280

骨关节炎分级诊疗

病请描述:OA治疗的最终治疗目的是缓解或消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提出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修复性治疗和重建治疗四层次的金字塔型的阶梯治疗策略。 1  KOA阶段治疗的4级治疗结题 1.1  KOA的基础治疗 KOA的基础治疗由预防保健和治疗康复两方面组成,包括对患者进行科学的相关医疗科普教育、中医康健调理、辅助支具保护、现代科学的肌肉锻炼以及适宜活动指导。 1.1.1 患者教育     主要帮助患者了解KOA的发生发展过程,帮助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指导患者规范用药。 1.1.2 运动和生活指导 肥胖患者应当敦促减轻体重,指导患者避免损害关节的运动,例如长途疲劳奔走、爬山、上下高层楼梯等。 1.1.3  科学合理的关节肌肉锻炼 进行有氧运动;适度进行太极拳、八段锦运动;膝关节在非负重状态下做屈伸活动;进行有关肌肉或肌群的锻炼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1.1.4  中医和物理治疗 急性期物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止痛、消肿和改善关节功能;慢性期物理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并改善关节功能。 中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疼痛症状和缓解关节僵直,包括按摩、热疗、水疗、针灸、推拿等。同时应注意对膝关节产生的潜在损害,防止可能对后期治疗可能增加的意外风险。 1.2  KOA的药物治疗 根据OA患者病变的部位及病变程度,内外结合,进行个体化、阶梯化的药物治疗。按药物使用途径分为外用药物、口服药物、肛门栓剂、静脉输入、关节腔内注射药物。药物作用范围分为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根据药理作用分为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慢作用抗炎药物、镇痛药、抗焦虑药、中成药,以及透明质酸钠、几丁糖、富血小板血浆等关节内注射药物。 1.2.1  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建议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先选择局部外用药物治疗(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中药膏剂等)。当皮肤有伤口、皮疹等不良状况时应慎用,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及时停止使用。 1.2.2  口服药物 局部外用药物吸收较少和较慢,因此全身性药理作用也相对较弱,药物起效较慢。口服药物由胃肠道吸收,可以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作用强于外用药物;同时毒副作用也相对较大。 NSAIDs类药物是治疗KOA最常用的Ⅰ类药物,建议首选选择性COX-2抑制剂,相对而言其胃肠道的副作用小,如塞来昔布、艾瑞昔布、依托考昔等。 缓解关节疼痛、炎症性肿胀的慢作用药物,如地奥司明、氨基葡萄糖、双醋瑞因等。 阿片类镇痛药物,包括弱阿片类镇痛药及强阿片类镇痛药;对NSAIDs类药治疗无效或存在禁忌证的患者,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但应注意其不良反应及成瘾性。 抗焦虑药可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等精神改变,不仅可缓解因慢性疼痛导致的忧郁状态,还可增加中枢神经的下行性疼痛抑制系统功能,尤其对于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可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如合用多塞平与阿米替林,或者单独使用乐瑞卡等。但应用时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目前有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多种途径减轻疼痛,缓解OA的疾病进程,改善挂接功能。 1.2.3  肛门栓剂 具有吸收快、起效快的特点。常用的是NSAIDs类药物,用于不便口服药物的患者。 1.2.4  静脉输入 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用于不便口服药物的患者,多用于围手术期。常用的有NSAIDs类药物(如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阿片类药物等。 1.2.5  关节腔内注射药物 常用的注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几丁糖、玻璃酸钠等,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该方法是侵入性治疗,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及规范操作。 1.3  KOA 的修复性治疗 1.3.1  关节镜清理术 关节镜清理主要针对伴有机械交锁或半月板撕裂等症状的患者,通过关节镜游离体清理、半月板成型等,能减轻部分早中期患者的症状。对已出现力线异常、明显骨赘增生的晚期患者,单纯关节镜冲洗或清理手术效果差。 1.3.2  关节软骨修复术及生物治疗 采用干细胞、软骨移植、微骨折技术、富集血小板血浆等多种组织工程及外科手段修复KOA病损的透明软骨,其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1.3.3  膝关节周围截骨术 适合膝关节力线不佳的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包括胫骨结节截骨(纠正髌股关节轨迹不良)、股骨髁上截骨(股骨侧力线不良,多为膝外翻)、胫骨高位截骨(胫骨力线不良,多为膝内翻)。选择股骨、胫骨或腓骨截骨术,开放截骨或闭合截骨,要根据肢体长度、韧带肌腱止点是否受干扰、骨折能否愈合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 1.4  KOA的重建治疗 1.4.1  膝关节部分置换术 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如果不伴有严重力线异常,且交叉韧带功能良好,可以实施单间室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预后良好。 1.4.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适用于严重的膝关节多间室骨关节炎,尤其伴有各种严重畸形时,其绝大多数远期疗效满意。可作为KOA晚期的终极有效治疗方法。 1.4.3  极少数KOA晚期患者 由于同时伴发的其它疾病而预期无法通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得到理想疗效时,不适宜进行重建治疗,而可以选择膝关节融合术甚至截肢术。   骨关节炎是第四大致残性疾病,诊断治疗都应当趁早。先改变患者的观念与习惯,治疗药物要选好。

微医药 2022-02-21阅读量9468

关节僵直预防相关医院 更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天河院区

三级甲等 预约量:160.9万

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67.8万

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6.0万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3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