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踝关节疼痛 > 内容

踝关节疼痛内容

泡脚,选择适合的方法

病请描述:中药泡脚 一说起中药泡脚,大家就想起洗浴店、泡脚店,这好像是个高消费的保健,望而却步。其实,中药泡脚历史悠久,老少皆宜。中药泡脚属于中医医疗技术“敷熨熏浴类技术”中的“中药泡洗技术”的一种局部跑洗法。中药泡洗技术依靠的是泡洗时使用的药液的热力和药物自身药效两部分起到治疗或保健养身。 足部末梢神经和血管极其丰富,有许多穴位,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起止都在脚上,奇经八脉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也都起于足部,这些经脉加强了足部与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通过刺激脚上的这些穴位经络可以起到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我国是足部疗法起源最早的国家,汉代神医华佗著于《华佗秘笈--足心道》:“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其实,西方社会也有关于足部治疗的理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印古哈姆《足的故事》专门介绍了“足部按摩疗法”。一九七五年,瑞士玛鲁卡多《足反射疗法》,从学术上总结了人类关于足部反射区的自然疗法。一九八五年,英国现代医学协会正式将足部按摩方法定为“现代医学健康法”,明确了更高的医学地位。 在足部穴位经络和反射区理论基础上,通过用中药药液浸泡双脚,可以达到治疗局部或全身疾患的目的。这种方法时间长,中药药液可以直接接触体表皮肤,使中药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有足够的时间进入体内,以便发挥治疗作用,是临床中最常用的、疗效最确切、治疗范围最广的药浴技术之一。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温经散寒、行气利水、杀虫消毒等作用。本法可适用于外伤骨伤日久、外感发热、阳气不足形寒恶风怕冷、气血不足虚劳乏力、夜寐不安失眠、便秘、中风、关节炎冷痛屈伸不利、肾阳气虚耳鸣腰酸尿频、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患。但是,必须强调的是,中药泡脚必须因人而异,不是人人适合。老百姓常用中药泡脚主要是用一些热性、活血、疏风、通络的中药治疗一些受凉、受风、寒湿、劳累引起的疾病。 泡脚一般选用木桶,因为它保温效果比较好,当然现在还有加热的泡脚盆,实在没有也不用刻意去买,一般脚盆也可以,大小以浸没脚部疼痛部位能放下两只脚为标准。中药加水煎煮沸腾半小时,水量以足够浸没不适部位为宜。泡脚的时候如果是加热的脚盆,那要去除药渣,避免堵塞出水孔,其他的脚盆或桶可以连药渣一起泡脚,可以摩擦脚底穴位。泡脚时水温40℃左右,有感觉异常的患者或者反应迟钝的老年人可以用温度计测量,避免水温把握不准烫伤,有加热装置的泡脚盆可以控制水温,没有加热装置的可以事先准备好热水瓶,感觉冷了可以加点热水(注意安全,避免烫伤)。每次泡洗30分钟左右,1天1~2次,每次间隔3~7小时,1份药液可以反复加热用3天。 痹病(筋骨关节肌肉疼痛):因为受伤、或者过度劳累、受冷、老化导致膝关节、踝关节、脚底脚跟脚背筋脉一受冷、一劳累就疼痛、抽筋、怕冷的患者,祖国医学认为肝肾虚衰,体质下降,风寒湿邪流注关节,血瘀阻络气血不运行,筋脉缺乏濡养所致。可以使用活血化淤,祛风除湿,疏经通络的中药,如:鸡血藤20g、伸筋草20g、络石藤20g,川芎15g、木瓜15g、川椒15g、路路通15g、海桐皮15g、秦艽15g,泡脚时宜加入少量白酒10ml。 中风病(脑血管病恢复期):中风患者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恢复期的患者,通过足浴可以缓解因为血液循环差导致的足肿胀。使用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黄芪30g、红花20g、蔓荆子10g、透骨草15g、防己15g、片姜黄15g、三棱15g、莪术15g、桂枝30g,泡洗及擦洗患肢。 劳累(疲劳综合征、白领综合征、亚健康):工作压力大是城市白领常见原因,用脑过度,久视电脑手机、久坐运动少,都会导致气血正气免疫力下降,相反痰湿淤血等血脂、血压、尿酸、斑块等邪气越来越重,日积月累患上慢性病。使用具有益气活血,化瘀祛湿的中药:黄芪30g、红花20g、当归20、川芎20、玉米须30、生薏苡30、桂枝30g,泡脚时仰头靠背闭目养神,不要再看手机。 怕冷(脾胃虚寒、寒凝胞宫、阳气不足):一吃冷的一催冷风胃痛腹泻、痛经、浑身冷的患者,是阳气不足的表现,但是,有些患者表现为吃了温阳的食物或药物会出现口舌生疮便秘、脾气暴躁、脸上长痘等副作用,这时泡脚时很好的选择。使用具有温经散寒的中药:桂枝30g、肉桂粉10g、熟附片20g、生姜丝30g、川芎20g,泡脚时水温稍微高一些,时身体微微汗出,及时擦干,适当配合喝热开水或姜茶水,使内外热力共同作用,疗效甚好。 筋瘤(静脉曲张):许多人说静脉曲张是不可以泡脚的,其实不全面,如果不能泡脚,那么洗脚怎么办?冬天也冷水洗脚?筋瘤血脉薄弱,加之久行久立,过度劳累,进一步损伤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血壅于下,瘀血阻滞血脉扩张充盈,日久交错盘曲而成。可用用中药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的银花外洗汤:金银花20g、马齿苋20g、黄柏20g、苦参20g、川芎15g、当归尾15g、赤芍15g、苏木15g,泡洗时防止药温太高,药温不高于体温的37℃,以免血管过度扩张。 失眠(睡眠障碍、焦虑状态):城市里的人越来越烦恼,各种精神类疾病高发,睡眠问题心理问题往往是压力大导致的心神不宁、肝气郁结,可以用中药益气养血、疏肝理气安神;夜交藤30g、白芍30g、朱灯芯2g、郁金20g、菊花10g、熟地黄20g,晚上洗澡前泡脚,泡完脚洗澡然后就睡觉。 任何治疗保健养身都有禁忌,泡脚要注意: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衰、呼衰等,均忌用泡脚;危重外科疾病,患处有伤口,严重化脓感染疾病,需要进行抢救者,严重骨性病变(如骨结核等),忌用泡脚;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饭前饭后半小时内,均不宜泡脚;妊娠期的妇女禁止施用本法,因为血液的再分配有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而流产。中药泡脚操作过程中,适当应饮用温开水或茶水,以补充体液及增加血容量,以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中药泡脚时应微微出汗,不可大汗淋漓,以防虚脱;妇女月经期间慎用活血通经类中药泡脚方,以防止血液循环加快,导致月经失调;有出血性疾病、败血症及严重血栓患者慎用;泡脚过程中,应避免防风寒之邪内侵。

吴欢 2022-03-03阅读量1.0万

骨科医生带你了解踝关节疾病-...

病请描述:什么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踝关节周围骨性或软组织之间的撞击、挤压及反复摩擦等引起踝关节疼痛和(或)关节活动受限,我们称之为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分为骨性撞击和软组织撞击,其中前者指距骨和胫骨骨赘之间的撞击;后者为关节囊、滑膜、韧带增生、肥厚或瘢痕组织增生等所致,二者可同时发生。根据发生部位不同,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又可分为前方撞击、前外撞击、前内撞击、后方撞击和后内撞击,其中以前三类最为多见。什么是踝关节前方撞击?在足球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中最常见,是运动员前踝疼痛的常见原因。踝关节前方有一个“凹槽样”结构,踝关节反复过度背屈时会在里面刺激生成骨赘,生成的骨赘会反过来限制踝关节的屈曲活动。X线侧位片可以观察到“鸟嘴样”骨赘形成,MRI是评估踝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增生骨赘一般呈低信号。什么是踝关节后方撞击?既往被称为三角骨综合征、距骨挤压综合征、踝关节后方功能障碍等。是由于重复和极端的足底屈曲导致后踝骨界面间的撞击,并压迫中间的软组织,导致足底屈曲时的疼痛和活动范围受限,称之为“胡桃夹症”,是后踝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踝关节后方骨性撞击在X线侧位片和CT上均能显示,可发现距骨后方三角形或椭圆形的三角籽骨的病理改变,以及距骨后突是否过长等,MRI时,距骨后突过长伴骨髓水肿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什么是踝关节前外撞击?踝关节反复内翻损伤是踝关节前外撞击综合征的最常见病因。在疾病晚期,前外侧沟发生纤维化,其形态在关节镜下类似膝关节半月板样结构,因而被称为“半月板样损伤”。胫腓前韧带下束增厚会使踝关节背屈时距骨与韧带发生解除而导致撞击症状,而反复摩擦又会近一步增厚韧带。常规踝关节X线片无法准确定位到前外侧沟,CT能够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的骨赘、关节游离体及距骨穹隆的软骨损伤等,MRI对于踝关节前外撞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主要表现为前外侧沟区域的异常信号,如存在滑膜炎时,T1WI上呈中等至低信号。如何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大部分可通过保守治疗,包括减少运动、制动休息和物理治疗等,也可通过调整运动姿势改善疼痛症状,还可以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对症状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进行关节镜下清理及骨赘清除。参考:(图片来自网络,金泽斌供稿)[1]代咏梅,欧丽珍.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关节镜术后的护理与康复指导[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7):35-36.[2]朱文峰,施凤超,孙焕建,等.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治疗[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1(1):55-57. DOI:10.16424/j.cnki.cn32-1807/r.2021.01.014.[3] 方义杰,李绍林.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评估[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21,55(5):573-577. DOI:10.3760/cma.j.cn112149-20201205-01285.[4] Berman Z, Tafur M, Ahmed SS, Huang BK, Chang EY. Ankle impingement syndromes: an imaging review. Br J Radiol. 2017 Feb;90(1070):20160735. doi: 10.1259/bjr.20160735. Epub 2016 Nov 25. PMID: 27885856; PMCID: PMC5685116.

程千 2021-12-09阅读量1.2万

骨科医生带你了解特殊的半月板...

病请描述: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半月板  半月板是介于股骨和胫骨平台之间的半月状纤维软骨,内外侧各一个。其外侧缘较厚,内侧缘较薄;上面微凹,与股骨内外髁相适应;下面平坦,与胫骨平台关节面相接。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近似呈"O"形。什么是盘状半月板?  盘状半月板又称盘状软骨,是指半月板的形态异常,较正常的半月板大而厚,尤其是在体部呈盘状,因而得名。盘状半月板流行病学?1889年,Young首次报道盘状半月板这个疾病。据报道,国内外侧盘状半月板发生率约为25.3%,内侧0.57%。欧美外侧盘状半月板发生率约为16.6%,内侧0.07%。病因?  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主要有两大学说:即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学说:认为胚胎期间胫股之间被一完整软骨板间隔,随着交叉韧带发育,软骨板中心吸收形成内外侧软骨板,半月板中央部分受股骨髁压迫,出生后逐渐发育形成半月形。如果受某种因素影响,中央部分未吸收或吸收不全,则呈不同程度的盘状半月板。后天性学说:认为外侧盘状半月板无后角附着点,由半月板股骨韧带固定,半月板长期受膝关节异常运动和研磨的影响增生肥厚,成为盘状。盘状半月板有什么临床表现?  大部分盘状半月板患者无临床症状,不需要治疗。但如果盘状半月板活动度大,患者膝关节屈伸过程中出现弹响,伴有膝关节外侧间隙疼痛,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出现半月板撕裂,关节交锁,就要考虑关节镜手术。盘状半月板怎么治疗?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盘状半月板主要采取关节镜手术。以盘状半月板成形术为主要术式,尽可能的将半月板修整至正常形态。目前对盘状软骨的关节镜治疗术式主要有:半月板修补成形术、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次全切除术和全切除术。盘状半月板术后如何康复?   手术后1个月内康复锻炼包括屈膝锻炼,护膝保护下地行走,2周之内不要行走太多,休息为主,康复锻炼包括以下几种:踝关节屈伸锻炼直腿抬高锻炼注意:以上锻炼分次进行,动作缓慢,每天1~2次,每次约半小时,逐渐增加,以无明显疼痛为宜,要求膝关节屈伸活动尽可能达到正常。手术1个月以后康复锻炼包括以下几种: 1.膝关节最大活动度屈伸锻炼 2.股四头肌力量的锻炼:膝关节半屈曲静蹲训练;加沙袋的抗阻力直腿抬高锻炼(重量从2.5Kg开始,逐渐加重) 3.股二头肌力量锻炼:俯卧抗阻力屈曲膝关节 4.小腿三头肌(提踵)锻炼:站立双腿踮脚尖温馨提示:康复因人而异,如果锻炼后疼痛明显,请立即停止运动。(图片来自网络,任文祥供稿)

程千 2021-11-30阅读量1.1万

3D打印鞋垫矫正扁平足

病请描述:足弓作为脚的重要结构,在支撑体重和提供步态功能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站立或行走时足弓塌陷,患足外翻,引起足部疼痛的一种畸形称为扁平足。很多平足者特别是儿童平足没有症状,只有少部分儿童平足可能会逐渐引起整个身体体态的变化,有一部分平足可能合并足部骨结构异常,如垂直距骨、跗骨联合等。在成人平足中,50岁以上的女性较多,平足初发时,足在非负重状态下足弓存在,负重后足弓即消失。此时由于关节的活动性尚存在,称为可复性平足或柔性平足。如果出现关节病变、活动受限,畸形不能复位,就称为僵硬性平足。扁平足可分为先天和后天获得,儿童的足弓常常在4~6岁形成,大部分儿童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成人平足可能是儿童平足的延续,也可能是其他原因继发引起足弓塌陷造成的。有症状的成年人继发性扁平足称为成人获得性平足症。扁平足的危害扁平足不仅能导致足底筋膜炎、拇指外翻、脚底疼痛等问题还会造成各种其他问题,如:1.  扁平足可能会使血管、神经受压迫,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比正常人更容易劳累、难受。长时间的足部疲劳,极大可能会使足部软组织发炎,还会因关节部位的受力不当而造成疼痛。此外,长期走路还可能会导致足内翻或足外翻等。2.  扁平足会改变下肢的排列方式并可能是足部骨关节炎和膝关节反复疼痛的相关因素。此外,扁平足可能导致下肢旋转和腰痛,这可能是由于姿势反应的改变以及脊柱和下肢之间的代偿模式所致。3.  扁平足长期未进行治疗以及过度运动还会造成距骨嘴病变。距骨嘴是足和踝关节侧位 X 线片距骨头颈交界处生长的骨性突起的影像,因形似“鸟嘴”而得名。距骨嘴对附着在距骨前侧的肌腱韧带可形成一种异物刺激作用,当患足跖、背屈运动时,可使关节囊发生“炎性”改变,韧带肌腱变性、劳损、生理弹性下降,以致关节肿胀、活动受限,从而影响踝关节生物受力能力及稳定性,当长期站立、行走时即引发症状。距骨嘴影像学表现扁平足及时治疗对于柔韧性扁平足的初始治疗,包括活动锻炼、合适的矫形鞋垫以及药物治疗等。针对扁平足的活动锻炼方法多样,主要目的为强化儿童足部肌肉及韧带,加强足弓发展,如赤脚走路、拉伸足底筋膜和跟腱、抓趾运动训练足部小肌群等。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科研调查发现,矫形鞋垫是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诊治前须知1、佩戴一双大小合适的运动鞋(鞋垫可拆卸),定制鞋垫厚度会有增加,可选择大半码或一码鞋子。2、三个月定期复诊,查看矫正的情况以及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3、穿戴第1周时间为适应期,可根据个人调整每日穿戴时间,后期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长期使用。4、使用期间若有不适请及时复诊。

王金武 2021-11-29阅读量9850

骨科医生带你了解微创手术--...

病请描述:什么是踝关节镜?就是在踝关节内或外侧取5毫米左右的小口子,将一根吸管粗细的镜头伸进关节腔内,把里面的结构通过光纤传送到外面的屏幕上。医生通过屏幕,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发生了什么样的病变。然后在病变处取5毫米左右的小口子,放入射频刀头或者其他工具,对病变处进行治疗。我们就称之为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什么病可以做踝关节镜?其实踝关节镜可以做很多手术,像踝关节的感染、痛风、距骨骨软骨损伤、关节游离体、跟腱疼痛、足跟疼痛、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踝关节不稳等,都可以通过踝关节镜微创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踝关节不稳踝关节镜有哪些好处?其实,踝关节相对于传统的切开手术,有很多优势。比如手术微创,切口小,皮肤愈合后,几乎看不到伤口;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疗效好,可以早日下地活动等。踝关节镜术后注意什么?术后局部加压包扎,患肢下方垫枕头,抬高患肢,同时进行直腿抬高锻炼,促进血液回流;术后24小时之内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敷3~4次,可以减少局部渗液,减轻踝关节肿胀;24小时后可以改用热敷,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使伤口愈合;同时镇痛处理,加快踝关节的康复速度。具体何时下地,要不要负重,要根据手术的情况决定。下床活动期间不能跑、跳,也不能负重,每次活动的时间不能太长了。    可以多吃青菜、奶类、蛋类、肉等,这些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能提高软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抗病能力。近期不要吃辛辣的食品,也不要抽烟喝酒,否则会加重局部的不适症状和降低身体抗病能力,必要时可以用支具辅助固定。总而言之,踝关节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以最小的创伤使患者得到最大的治疗效果。但术后一定要注意康复锻炼及保护,手术后3个月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同时加强局部保暖措施等,以减少复发率。(吉林医药学院金泽斌)

程千 2021-11-05阅读量1.3万

膝关节痛怎么锻炼?

病请描述:很多膝关节退变骨性关节炎病人就诊时,医生总要提醒加强膝关节股四头肌锻炼,这是为什么呢?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很多疾病是因为出现了过多的关节磨损,膝关节活动功能受到影响,出现膝关节周围肌肉废用性萎缩,肌力下降,其中主要是股四头肌萎缩。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方,是人体最大最有力的一块肌肉,由四部分构成,同时具有伸膝和屈髋的作用,有强大的稳定膝关节的作用。多个研究发现,有氧条件下的股四头肌力训练可以很好地提高膝关节运动功能,改善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膝关节周围炎性代谢产物的吸收,减缓骨性关节炎的进展,且有轻度的抗炎止痛作用,其效应与止痛药物及非甾体类消炎药的疗效相当,因此加强股四头肌锻炼有助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那么,如何进行股四头肌锻炼?一.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绷腿),平躺于床上,放松双下肢,让双下肢用力绷直来进行肌肉收缩锻炼,要注意此时肢体尽量不要移动位置。(这是所有人都可以做的训练,不管是心脏病下不了床还是胖得站不起来,都可以完成这一项训练)注意事项1.髌骨和脚趾垂直向上,坐着或者躺着都可以。2.膝盖后方尽可能贴近床面。3.可以双膝同时进行锻炼,也可以分开轮流锻炼。二.膝下垫枕伸膝锻炼1.膝盖下方垫一圆枕或者方枕;2.慢慢地伸直要锻炼的膝关节,让脚后跟缓缓的抬离床面,抬起过程需要超过2秒钟;3.保持膝关节伸直5秒钟,慢慢放下脚后跟,放下过程需要超过2秒钟;4.髌骨和脚趾保持垂直向上。三.直腿抬高锻炼1.双肘撑床或者仰卧位2.抬高程度:与床面成30°,不要过高3.缓慢抬高、缓慢下落4.对侧膝关节屈起来,要锻炼的膝关节伸直5.髌骨及脚趾垂直向上6.踝关节尽可能的向头部背伸(勾脚)7.抬起过程3秒钟,30°维持5秒钟,落下过程3秒钟四.坐位伸膝锻炼1.髌骨及脚趾垂直向上2.踝关节尽可能的向头部背伸(勾脚)3.缓慢伸直膝关节,此过程超过4秒钟4.保持大腿不离开椅子5.维持5秒钟6.缓慢放下,此过程超过4秒钟五.屈髋屈膝。平卧位做空蹬自行车的动作来锻炼,六.脚踝加沙袋重量辅助锻炼沙袋可以增加股四头肌的受力,包括以上的各个锻炼都可以通过加沙袋来增加力量锻炼。对于轻度膝关节退变,早期骨关节炎,膝关节疼痛比较轻微的病人还可以进行大弓步爬楼梯:  前脚向上迈3~4级台阶,弯曲双膝呈90°,身体绷直呈弓步。蹬后脚向上,并拢双腿。然后换脚重复前面动作。贴墙半蹲:背部贴紧墙壁,双腿并拢离墙约30cm左右。身体慢慢下蹲至大腿与小腿呈90°,停留2~3秒钟,然后站直归位。重复以上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可以加大难度,尝试单腿站立贴墙半蹲。半深蹲:站直,双腿与肩同宽。慢慢弯曲膝盖下蹲,背部保持挺直,下蹲至大腿与小腿呈90°时停留片刻,然后站直归位。普通深蹲:站直,双腿与肩同宽。慢慢弯曲膝盖下蹲,背部保持挺直,控制重心。当下蹲至大腿后侧与小腿碰触时停留片刻,然后站直归位。重复以上动作。单腿深蹲:站直,抬起一只腿至水平位置,尽量伸直。慢慢弯曲支撑腿膝盖,缓慢下蹲,至支撑腿大腿后侧与小腿碰触时停留片刻,然后站直归位。单腿深蹲有较高难度,开始练习可以通过扶些稳固物体来帮助控制重心还可以进行低强度的游泳,骑行自行车锻炼等等。

袁泳 2021-07-18阅读量8857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

病请描述: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ligament,A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在膝部各韧带中最易受损。ACL损伤一般出现在体育运动中,橄榄球、篮球、足球、滑雪等项目尤其多见,损伤包括部分断裂或者完全断裂。可以通过自体肌腱移植进行韧带重建,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为了恢复良好的功能状态,术后需积极康复锻炼,恢复步行、慢跑、上下楼梯等日常生活功能,现介绍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流程。阶段一:术后0-4w 目标:膝关节活动范围0-120°;          支具保护下可行走;          控制疼痛和肿胀;          保护伤口。支具保护:膝关节矫形器通过对膝关节两侧分别施加大小不等的轴向拉伸力,根据力与反作用力原理、杠杆原理及力的分解原理,产生一个向力较小侧方向的矫正力矩,在矫正力线,减轻患者患侧负荷的同时,对对侧进行局部减荷,从而避免加剧对侧的磨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王金武教授、戴尅戎院士团队还将3D打印技术运用在了膝关节矫形支具的设计制造中,研发了新型个性化3D打印单侧减荷式膝关节支具,在个性化治疗的同时还减轻了矫形支具的重量,大幅度提升了患者佩戴矫形支具时的舒适度。患者未佩戴(左)和佩戴(右)新型矫形支具负重位下肢全长X线片患者佩戴矫形器行走,并通过步态实验对佩戴支具前后的步态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实验数据结果初步证明,受试者佩戴膝关节内侧减压矫形器后,支撑相后期(膝关节承重的重要周期)膝关节外翻角增大,膝关节内侧力线向外侧转移,膝关节内侧压力降低。对于早、中期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佩戴合理设计的膝关节矫形支具能够矫正下肢力线,从而减轻患髁受力,减轻疼痛、改善患处功能并增加膝关节稳定性。具体康复动作:1、踝泵,即踝关节作屈伸活动。每小时100次,每日1000次。2、直腿抬高,直腿抬高30-45度,维持10秒,放松休息10秒,每组30个,每日3-5组,可利用沙袋进行训练。3、侧卧抬腿,维持10秒,放松休息10秒,每组30个,每日3-5组,可利用沙袋进行训练。 4、主动屈膝练习,仰卧位,屈至最大时维持10s,每组15个,每日3-5组。注意:最大屈至120度,不可屈至极限。5、牵伸训练,床上坐位,如图示意,牵伸大腿后方肌肉,始终保持膝关节伸直,牵伸至最后停留10秒,放松休息10秒。10次/组,3-5组/日。6、坐在带有轮子的椅子上,双腿行走练习。每次3~5分钟,每日3组。7、运动结束冷敷15分钟。此阶段注意事项:禁止小角度主动伸膝(如坐床边的主动踢腿动作);禁止大角度深蹲(膝角度>70°);密切观察伤口情况,若出现伤口红肿热现象,请及时就诊。 阶段二:术后4-12周目标:无支具情况可正常步行;          术后8周时患侧膝活动角度与健膝一致;          可独立上下台阶。具体康复动作:1、 患肢与健侧一起作踮脚跟练习,无需扶物稳定。6秒/次,10次/组,每日5~6组。2、贴墙站立,微蹲练习,膝关节屈曲<30°。6秒/次,10次/组,每日5~6组。3、患肢向前上台阶练习。10次/组,每日3-5组。4、患肢向侧方上台阶练习。10次/组,每日3-5组。5、平衡训练。6、运动结束后冷敷15分钟。此阶段注意事项:行走、上下台阶训练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此阶段若膝关节屈伸角度仍旧不达标,及时康复科就诊。 每位患者的病情会有所差异,比如年龄、移植类型、合并半月板或者侧副韧带损伤等不同,具体情况请与手术医师及康复师共同评估,从而制定合适而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王金武 2021-05-12阅读量9740

运动锻炼与3D打印技术助力扁...

病请描述:什么是扁平足?扁平足以足弓降低或消失为主要特征,表现为站立负重位时足后跟过度外翻,前足过度外展,中足下沉并伴有足纵弓降低。扁平足的危害扁平足容易引起足疲乏或疼痛,膝、髋关节及腰背部疼痛,甚至影响正常活动。足变形加重,功能障碍甚至出现残疾等足部不确定性生长,近年来,随着足踝外科的发展,对于扁平足的认识不断深入,手术治疗的病例不断增多,使得家长对儿童扁平足的担心增多,以致扁平足儿童门诊就诊量不断增加。特别一些扁平足患儿伴有下肢疼痛、穿鞋变形,使家长担心。 扁平足的处理方法1.放松和锻炼足底筋膜扁平足通常会导致足底筋膜弹性缺失,从而引发足底的疼痛。可以用理疗球从足趾到足跟来回施加压力。2.放松和强化小腿肌肉(1)踝和趾的屈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都有足内翻的功能,它们与足外翻是相拮抗的。足弓塌陷意味着这些肌肉功能缺失,力量不足。那么,可以通过做足内翻(脚心相对)和脚趾抓地的动作来强化这些肌肉。坐姿提踵:用手按住膝盖给予一个膝盖向下的阻力,克服阻力绷脚抬脚跟,这个动作可以充分锻炼胫骨后肌。 (2)小腿三头肌是指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它们有着强有力的跖屈功能(绷脚背),是防止踝关节背屈塌陷和足外翻的主要姿势肌。(3)胫骨前肌对于足弓的保持也是非常重要的。(4)放松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因为这两块肌肉短缩会拉低内侧纵弓,使足外翻。3.调整步态步态就是行走的方式。若足弓塌陷,在行走过程中则会直接影响到骨盆和脊柱,引发体态的不平衡。正常的步态周期分为两个阶段:起步态和摆动态。起步态:开始于足后跟触地,然后足掌着地,再到站立中期,足跟离地,最后足趾离地。摆动态:由于不能让腿和足停在躯干后面,因此需要摆动期。摆动期发生在足不负重时,它经历3个过程:加速、摆动和减速。4.降低体重体重的增加会引起足弓部位的降低,增加足弓部位在行走过程中的接触面积。生理结构上极易出现扁平足、足外翻等一系列影响正常行走的症状;而由于长期的过载负重与过度的关节磨损,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容易出现关节劳损性的疼痛从而影响正常的走路与运动姿态。5.配备矫形鞋垫矫形鞋垫是治疗柔韧性扁平足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93%的柔韧性扁平足患儿通过非手术治疗足弓得到了正常的发育。矫形鞋垫结合了人体运动的形式和运动学的原理,通过对前足、中足及后足生物力学改变,使足底压力获得重新分布,下肢力线得到矫正,足弓高度得到恢复,以达到预防、治疗的目的。现有的计算机数字和3D打印技术重新定义了鞋垫制作流程,实现个性化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3D打印接诊中心,王金武教授团队提供专业的3D打印矫形鞋垫医学服务,每一双矫形鞋垫制作都需要进行光学扫描、足底压力分析、计算机软件设计、鞋垫制作、适配等过程,做到精准矫正与治疗。

王金武 2021-01-14阅读量9252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如何做好术...

病请描述:我国60岁以上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达64.3%,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关节置换。其中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有超过45%的患者适合单髁置换。单髁置换仅对病变间室进行表面置换,不损伤膝关节其他结构,术后关节功能及运动学更接近自然关节,同时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如何做好术后康复?这里给出答案!   单髁关节置换术后,需要进行科学规律的康复锻炼,和病人充分的沟通,减轻病人的焦虑,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原则就是从小活动量开始,循序渐进,活动量以锻炼结束,经休息后不感到疲劳和不适为度。术后康复计划如下:   术后第1天 患者卧床休息为主,患肢穿戴弹力袜,预防下肢静脉血栓,24小时内应用冰袋冷敷,2小时一次,每次维持半小时,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并于小腿远端置一软垫抬高患肢,保持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必要时应用沙袋压在膝关节上方,使膝关节保持伸直状态。 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训练, 即最大限度地主动屈伸踝关节, 每个动作保持10秒,屈伸重复10次为1 组,每日做2 组或3 组。     术后第2天 患者开始下地短时间站立,并在床边练习膝关节屈曲,可行走至卫生间,休息时沙袋压于膝关节上方,辅助伸直练习。 进行股四头肌训练:(1)仰卧位,主动下压膝关节,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10秒后,放松10秒, 重复10次为1组,每日做2组或3组。 (2)仰卧位直腿抬高,抬高在20~30°,保持10秒后放下,10次为1组,每日做2组或3组。   术后第3天 患者开始助步器辅助下行走,范围限于病房内,患肢部分负重,独立行走,每次5~10分钟,每日5~10次,膝关节疼痛即停止行走,循序渐进。然后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促进肿胀消退。并加强膝关节屈伸练习,原则上一个月内屈曲达到90°即可,注意休息和锻炼分开,劳逸结合,不可急于求成。   单髁小切口 出院指导: 患者早期的康复锻炼在医院完成,建议2周内助行器辅助下行走。后期在家也要康复锻炼,主动屈伸及负重行走练习等,注意逐渐增加活动量,防止关节肿胀、积液。注意膝关节保暖,下地行走时可佩戴护膝保护。1月左右可从事日常家务及轻体力活动,避免干重活及激烈体育活动。 不断提高自我康复训练的水平,定期到医院复查,如出现伤口红、肿、热、痛,应立即就医诊治,直至膝关节功能完全康复。   程千|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骨科  骨科门诊时间:   周一全天   骨关节专家门诊   周三上午   骨科特需门诊    擅长: 髋、膝、肩、肘、踝等关节疾病的诊治,关节置换及关节镜治疗;熟练开展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膝骨性关节炎单髁置换手术,让患者快速康复;擅长肩周炎,肩袖损伤,膝半月板、韧带损伤等关节镜微创手术。 执业经历: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科技专家,长宁区卫健委医疗质量控制组组长。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骨与软骨再生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委,亚洲人工关节学会《Arthroplasty》杂志特约审稿专家,SCI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审稿人,《实用医学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审稿专家。曾赴德国 Johanna Etienne Hospital交流学习,师从德国肩肘外科大会主席、南部德国骨科学会主席、著名运动医学及关节外科专家Jerosch教授,学习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技术。擅长各类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髋、膝、肩、肘等关节置换及微创治疗上有一定的造诣。编写骨科专著3部,其中海外留学生骨科英文教材1部,发表SCI论文5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持省市厅级课题多项。

程千 2021-01-09阅读量1.1万

关节镜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治疗...

病请描述: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的常见病,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半月板也在退变,变得非常脆弱,有的人做盘腿或者跳跳广场舞都能够把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撕裂示意图 但是,不要害怕,目前我们都是应用关节镜微创治疗,恢复您的膝关节功能,避免膝关节进一步损伤。 关节镜治疗简易示意图 然而,患者术后要有个恢复过程,虽然术后患者即可下地活动,但真正恢复日常的生活状态,往往需要3个月时间。在这期间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患者会出现懈怠、锻炼依从性差等情况,疼痛和肿胀会伴随整个康复期。 术后6小时: 应给予冰袋冷敷或加压包扎,以减轻关节肿胀,积血及其它因素带来的不适。 术后第1天: 正确体位摆放,患腿抬高放于枕头上,足尖直立,膝关节下方应空出,使患肢处于伸直位。 (1)可扶双拐患肢部分负重行走(仅限去厕所)。 (2)踝泵训练:用最大力上勾脚尖10秒,再向下用力向下踩10秒,10次/组,10组/天。 (3)股四头肌收缩训练:用力收缩大腿前侧肌肉10秒,放松10秒,10次/组,10组/天。 踝泵训练示意图 股四头肌收缩训练示意图     术后第2天:    (1)继续以上练习。    (2)踝泵改为抗重力练习(可由他人协助,用手扶住大腿,踝关节系砂袋)。    (3)直腿抬高练习:保持膝关节伸直,膝关节伸直抬高至足跟离床15cm,坚持10秒,放松10秒,10次/组,10组/天。 直腿抬高练习示意图 术后3~7天: (1)屈曲伸直练习:微痛范围内练习为主,避免过度锻炼引起膝部肿胀及不适;同时适当按压膝关节,保持膝关节伸直,做膝关节伸直锻炼。 (2)下地行走练习:在疼痛可耐受时拄双拐站立,并下床近距离行走,健侧肢体带动患肢,但行走时间不应过长,膝关节疼痛即停止行走,循序渐进。然后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促进肿胀消退。 膝关节屈伸训练示意图    出院指导: 患者早期的康复锻炼在医院完成,后期在家也要康复锻炼,主动屈伸及负重行走练习等,注意逐渐增加活动量,防止关节肿胀、积液。避免深蹲,注意膝关节保暖,下地行走时可佩戴护膝保护。1月左右可从事日常家务及轻体力活动,避免干重活及激烈体育活动。 不断提高自我康复训练的水平,定期到医院复查,如出现伤口红、肿、热、痛,应立即就医诊治,直至膝关节功能完全康复。

程千 2020-11-22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