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胸部 > 右心衰竭 > 治疗

右心衰竭治疗

右心衰竭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右心衰竭的治疗(国家心力衰竭...

病请描述:1.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导致右心衰竭的原发疾病,减轻右心室前后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维持窦性节律及心脏收缩同步性。同时,积极纠正导致右心衰竭发作的诱发因素。 2. 治疗措施。 (1)优化前负荷:容量管理是右心衰竭治疗的关键,右心衰竭治疗前须先确定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如果存在容量超负荷,推荐静脉应用袢利尿剂,降低心脏前负荷(Ⅰ类推荐,C级证据);如果合并低钠血症或肾功能恶化倾向,可以考虑联合托伐普坦治疗(Ⅱb类推荐,C级证据);如果存在利尿剂抵抗,可以考虑超滤治疗(Ⅱb类推荐,C级证据)。如果存在容量不足或低血压,应该考虑补液治疗(Ⅱa类推荐,C级证据)。 (2)降低后负荷;对于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心衰竭,推荐根据指南应用靶向药物治疗(Ⅰ类推荐,A级证据),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前列腺素类似物、PDE‑5 抑制剂及口服sGC刺激剂--利奥西呱等。对于肺部本身疾病、其他肺部异常状态(肺不张、肺渗出、肺部感染等)及异常通气状态(如呼吸性酸中毒引起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血管阻力升高,应给予积极的治疗和纠正。 (3)增强心肌收缩力:对于右心衰竭合并低血压、组织低灌注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该考虑应用正性肌力药,包括左西孟旦、米力农、多巴酚丁胺等(Ⅱa类推荐,C级证据);可以考虑联合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Ⅱb 类推荐,C级证据)。右心衰竭合并房颤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地高辛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Ⅱb类推荐,C级证据)。

张步升 2024-09-18阅读量1634

逆境中的温暖光芒:刘阿姨与肺...

病请描述:十年前,刘阿姨被诊断出患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这几年她的病情一直在加重,经历了好几次生死抢救。反复的右心衰竭、腿部肿胀、排尿少让她痛苦不堪。上海市肺科医院的肺循环科的医生团队尽力调整她的治疗方案,还为她做了房间隔造瘘手术来改善她体循环灌注不足的状况。手术治疗后,刘阿姨的尿量明显增多,不再依赖大剂量的利尿剂,浮肿逐渐消退。而且,随着体循环灌注的改善,之前困扰她的胸闷和气促问题也得到了较大的缓解。 但最近刘阿姨又出现了新问题,肺动脉高压药物虽有效,但皮下注射的疼痛和反复的皮肤破损、流液,严重影响了她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肺循环科的团队又集团讨论调整治疗策略,给她安装了输液港,用便携式输液装置把药物从皮下注射改成了深静脉注射,终于缓解了她的疼痛问题。 刘阿姨终于可以出院了。临别之际,她眼含热泪地感谢肺循环科的医生们,是他们一次次把她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为她精心策划治疗方案,让她摆脱了长期卧床的苦日子,让她可以更好地面对疾病,迎接更美好的明天。她满怀信心,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注:刘阿姨为化名)

姜蓉 2024-03-20阅读量1358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非...

病请描述: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有哪些?效果怎样? 回答如下。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间质疾病,其特点为预后差,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IPF的症状和并发症,如呼吸困难、运动不耐受和抑郁,严重地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L)以及减少社会参与。尽管肺康复治疗(pulmonaryrehabilitation,PR)在IPF中有益的证据有限,但是最近有报道表明肺康复治疗能够改善呼吸困难和运动耐量。此外,运动训练和教育项目也能够有效改善一些IPF患者的情绪低落和抑郁。长期氧疗(long-termoxygentherapy,LTOT)也被认为能够提高IPF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LTOT可能没有生存获益,但对于存在静息状态下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运动诱发的低氧血症或夜间低氧血症的患者,应予以LTOT以提高生活质量。无创通气和鼻导管高流量氧疗已用于IPF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尽早使用这些技术有可能增加机会来避免气管插管以及降低IPF患者呼吸功能急性恶化导致的高死亡率。 总而言之,为IPF管理策略提供信息的证据正在逐渐增加。PR可能在提高IPF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一、简介 IPF患者需要忍受不断进展的气促、咳嗽,并且诊断后的中位生存期不超过3年。最近研究表明一些药物治疗可能在短期内阻断用力肺活量(FVC)的下降,但是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能够持续逆转IPF中的这些改变,甚至没有药物能够持续阻断IPF的进展。由于IPF缺少有效的药物治疗,因此寻找其他方法来提高生活质量就很重要,如减少呼吸困难的症状、改善运动耐量、缓解情绪低落。呼吸困难、咳嗽、抑郁严重地损害IPF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减少社会参与。呼吸照护旨在改善运动耐量、情绪及生活质量。 IPF的非药物治疗包括肺康复治疗、长期氧疗、无创通气(noninvasiveventilation,NIV)、临终关怀和肺移植。为此,国内外学者从IPF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PR、LTOT、NIV改善IPF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寻找有效证据。 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运动病理生理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lungdisease,COPD)中,运动受限是由通气受限、气体交换异常、外周肌肉功能障碍和心脏功能障碍导致的。IPF患者的运动受限是因为肺容量减少、弥散障碍导致的气体交换异常、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V/Q)失衡、呼吸肌乏力、大部分骨骼肌退化以及心血管损害。 在IPF患者的每次呼吸运动中,肺弹性阻力增加,最大吸气量降低。潮气量的减少会增加生理性无效腔(无效腔容积/潮气量)。正常人运动时,随着潮气量的增加,生理性无效腔降低。然而,IPF患者生理性无效腔不会降低,必须通过增加呼吸频率以达到氧耗增加需要的每分通气量。因此当IPF患者活动量增加时,呼吸会变得更浅快。 IPF患者活动量增加时低氧血症通常会加重。能够引起运动诱导的IPF低氧血症的因素包括:在低V/Q和分流的情况下,运动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募集不良、红细胞通过肺气体交换表面的时间增加、混合性静脉氧分压(PvO2)降低。由于运动时肺血流量增加,肺泡气体和毛细血管红细胞之间的正常接触时间(休息状态下大约是0.75秒)会减少到大约0.25秒。如果氧弥散功能受损,在红细胞离开肺毛细血管前,动脉氧分压(PaO2)可能达不到肺泡氧分压。因此,运动时IPF患者的肺泡动脉血氧梯度(alveolar-arterialoxygengradientA-aDO2)会增加。大多数IPF患者的PvO2在休息状态下可能是正常的,但是在运动时可能会因为肌肉氧供减少而降低:PvO2的降低会进一步升高A-aDO2,导致运动中的低氧血症。 三、 IPF 的症状及并发症 1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在IPF中很常见,并且是导致QOL损害和抑郁症状的主要原因。肺功能、外周肌肉乏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评分与呼吸困难的程度密切相关。在IPF患者中,运动诱发的低氧血症对呼吸困难的影响比其在COPD中更大: 6分钟步行试验中氧饱和度(oxygen desaturation during the 6-min walk test, 6 MWT nadir SpO2)降低能独立预测呼吸困难,据报道在 IPF患者中6 MWT nadir SpO2比在 COPD中更严重。因此,患者无法参加体力活动,需要经常休息,并且在活动后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控制呼吸困难是改善IPF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2 、运动不耐受 肺容量减少和气体交换异常可能引起IPF患者呼吸困难和腿部疲劳,从而导致运动不耐受。此外,毛细血管血容量减少和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引起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也可能导致运动不耐受。 在COPD中,已经表明外周肌肉功能障碍也是决定运动不耐受的因素。同样,IPF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降低,并且与运动结束时的呼吸困难和运动能力相关。虽然最近IPF循证指南不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是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经常用于治疗难治性咳嗽和快速进展的病例。据报道,激素诱导的肌病会损害这些患者的外周肌肉功能,因此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际上可能导致运动耐量进一步恶化。能提高运动耐力的肺康复治疗方案有许多,包括外周肌肉训练,尤其是腿部肌肉训练。 3 、情绪素乱和抑郁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终生疾病,会导致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呼吸困难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能力并削弱了其参与体力活动的能力,呼吸困难评分高于平均值的患者中,超过40%会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抑郁症状的患病率高于正常老年人(23%~27% vs. 9.8%)。IPF惠者应常规进行抑郁筛查,可能需要同时进行抑郁症治疗和呼吸困难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王智刚 2022-04-10阅读量9647

与肺动脉高压相关的心力衰竭为...

病请描述:右心室 (RV) 不仅仅是左心室 (LV) 的缩小版,而且在许多方面,它在结构、胚胎学、解剖学和功能上都非常不同。在发育过程中,LV 首先发育,起源于初级心场内的内脏中胚层,而RV则起源于次级心场内的心外中胚层(咽部),而不是LV的肌肉子弹形结构,RV是薄壁新月形,收缩更像波纹管。由于这2个结构在产后循环中串联连接,因此薄壁RV射出的每搏输出量 (SV) 需要与LV的每搏输出量相匹配,而没有任何明显的分流。然而,出生后两个心室面临着截然不同的负荷;虽然LV必须产生更高的压力才能将血液喷射到主动脉和全身床中,但正常肺循环中的压力略高于静脉压力。 肺动脉高压是引起右心衰竭的最常见原因 右心衰竭 (RHF) 的病因可分为3大类:(1) 肺动脉高压 (PH);(2) RV/瓣膜病;(3)心包疾病。PH是RHF的最常见原因,全球患病率估计为1%,在65 岁以上的个体中比例高达10%。PH的定义是静息时平均肺动脉压(mPAP)≥25 mm Hg,在1998年在法国依云举行的第二届世界肺动脉高压研讨会上,将 PH 的原因分为5类,以反映共同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以及可用的治疗方案:肺动脉高压(PAH;第1组);左心疾病导致的PH(第2组);慢性肺病/缺氧导致的PH(第3组);慢性血栓栓塞性PH(第4组);和由于不清楚或多因素机制PH(第5组)。此分类自2013年在法国尼斯举行的第4届世界研讨会上更新,以纳入先进的知识,特别是关于 PAH 的遗传原因。 PAH(第1组PH)是一种罕见但具有破坏性的肺血管病。除了mPAP≥25mm Hg外,肺毛细血管楔压(≤15mmHg)是诊断PAH的必要条件,美国指南还要求肺血管阻力(PVR)>3 Woods单位。尽管近些年在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目前5年生存率也仅约为47%-55%。尽管LV和RV具有明显的遗传、形态和解剖学差异,但它们的功能在健康和疾病方面都密不可分。事实上,右心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是继发于左心衰竭(LHF;第2组PH)的PH,肺毛细血管楔压升高(>15 mm Hg)是区分毛细血管后功能障碍的关键血流动力学参数。LHF导致的PH是大多数专科PH诊所中最常见的诊断,通常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HFpEF) 相关。虽然缺血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是射血分数降低的HF (HFrEF) 的最常见原因,高血压性心脏病是HFpEF的主要原因,因为硬度增加会损害 LV 的舒张。随后左心充盈压的增加传递到肺循环,导致毛细血管和肺动脉压力被动增加,因此增加RV后负荷。靶向神经激素激活的药物是HFrEF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似乎对HFpEF患者几乎没有益处。因此,尽管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症状,但HFrEF和HFpEF是临床上不同的综合征。不管左心疾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PH与运动不耐受、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在这方面,RHF可以被认为是影响左右心的无数疾病的最终共同途径。 RV功能的重要性 RV功能是与左心疾病(包括HFpEF)相关的PAH和PH的症状和预后的最重要预测因子之一。PAH中,RV功能稳定或改善的患者5年生存率>90%;然而,右心室功能下降患者的生存率<30%,与PVR的变化无关,右心衰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存活率与RV射血分数 (RVEF) 的变化显着相关,而与PVR或压力的变化无关。然而,目前没有直接针对RV的疗法。 RV代偿和失代偿的机制 随着PAP和RV后负荷逐渐增加,RV在发生右心室衰竭 (RVF) 之前经历了从适应(代偿)性重构到适应不良(失代偿)重构的转变。要了解RVF发展中涉及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必须相对于其负荷来表达RV功能,称为耦合。耦合是能量转移的一种度量,可以通过收缩末期弹性 (Ees) 和动脉弹性 (Ea) 的比率进行评估,这两种变量都来自不同前负荷和后负荷条件下多个心动周期的压力-容积环分析(图1)。Ees是收缩末期压力/容积关系的斜率,是与负荷无关的RV收缩性测量。这与更传统的测量形成对比,例如每搏输出量 (SV) 和心输出量 (CO),它们都是负荷依赖。Ea是RV负荷的心室独立测量值,反映了PVR×心率 (HR)。Ees/Ea的比值≈2与RV与其负荷的耦合一致,代表了最小流量时的最佳流量输出能源成本。 图片 图 1. 右心室 (RV) 压力-容积环。 随着PH的进展, PVR的增加导致Ea和RV壁应力的增加,并且是适应性重塑和进展为RVF的关键驱动因素。在LV等凸结构中,可以使用拉普拉斯定律评估与压力(RV收缩压[RVSP])、腔半径和壁厚有关的壁应力。虽然正常的RV是新月形的,但它在响应压力负荷过载时会呈现出更加凸出的几何形状。RV肥大 (RVH) 是一种初始适应性反应,尽管后负荷增加(即心室动脉耦合),但它会降低壁应力以恢复耦合。通过Frank-Starling机制,持续和渐进的压力负荷过载最终会导致RV扩张以维持SV和CO。随着SV下降以维持CO进一步增加Ea,HR也会增加。HR和RV壁变薄的联合增加会增加壁应力,并且随着RV与负载脱钩 (Ees/Ea=≈1.3),RVF随之而来。旨在恢复 RV 功能的治疗可以恢复心室动脉耦合。

李慧婷 2022-04-09阅读量9315

右心衰竭治疗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0
问诊量:5
陈发东,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专注于成人结构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的临床和介入诊疗,擅长成人结构性心脏病、瓣膜病、房颤卒中预防、肺血管病的介入治疗。长期从事肺动脉高压以及重症右心衰竭的诊治,对于急性重症肺栓塞的个体化抢救治疗,肺血管病介入治疗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右心衰竭治疗相关医院 更多>

上海市肺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10.2万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3.6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30.2万

杭州微医医院互联网医院

一级医院 预约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