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流感面前别硬扛,做好这些能保命:1. 高危人群先打疫苗 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肥胖人群、5岁以下儿童,每年9-10月优先打流感疫苗,防重症效果立竿见影。2. 出现症状别拖发烧超3天不退、咳出黄脓痰、呼吸急促(每分钟超20次)、嘴唇发紫、精神萎靡,立刻去医院!发病48小时内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最有效。3. 日常防护三件套盐水洗鼻(病毒浓度减半)、戴口罩(医用外科级别)、酒精搓手(指尖手腕别漏掉),能挡掉80%病毒攻击。4. 养病要像坐月子 确诊后至少卧床3天,每天喝2升温水,补充维生素C和锌片。切记别熬夜、别运动、别吃油腻——免疫力下降时病毒会直攻心肺。5. 警惕隐藏地雷 糖尿病患者发烧时停用二甲双胍防酸中毒,高血压患者避免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哮喘患者随身带支气管扩张剂。特别提醒:流感不是普通感冒,病毒性心肌炎、肺炎可能3天内就要命。宁可虚惊一场跑医院,也别在家自己当医生。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5-02-05阅读量1056
病请描述:天气多变 一不小心就会受凉感冒 有人经常咳嗽或咳脓痰 出现肺部炎症 这些本是常有的事 但是如果反复出现感染 则需警惕一些罕见病 比如将要谈到的“肺隔离症” 医案分享 近日,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心胸外科郑远主任成功完成一例罕见病“肺隔离症”手术。患者咳痰咯血来入院,典型影像学表现是肺内病变像支扩。 ,时长00:09 郑远主任介绍,肺隔离症是指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由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的部分肺组织形成囊性肿块,这部分肺组织可与支气管相通,造成反复发作的局限性感染及咯血。肺隔离症手术的一大挑战,手术过程中如果出血,后果可能灾难性。因此,术中精确定位并结扎供血动脉至关重要。 郑远主任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了精心研究和讨论后制定了手术方案。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后开始了手术,术中操作细致:降出动脉发出粗大的供水动脉到肺内,术中游离供血动脉后先结扎再切割器离断,后行肺部分切除。最终成功顺利完成了手术。 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郑远主任在处理复杂罕见疾病方面的专业能力,更证明了医护团队在应对挑战时的高效协作与技术精湛。今后心胸外科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对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帮助更多患者重获健康。 知识科普—肺隔离症 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 肺内型隔离肺和正常肺支气管相通,可导致隔离肺的反复慢性感染,临床上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咳血、发热等临床表现,但由于其临床症状多样化,缺乏特异性,常被临床医生忽视,故较易误诊。 肺外型单独包裹在其自身的异常胸膜下,与正常肺相对独立,无症状,但50%可合并其他畸形,如膈疝、心血管畸形、肺发育不全、脊柱畸形、食管畸形等。 如何诊断肺隔离症?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肺隔离症的关键,也是判断临床分型的重要依据。肺隔离症CT平扫多表现为肺内软组织肿块、囊肿、斑片状影、血管影增多、纵隔肿块并邻近肺气肿,伴或不伴有肺炎。由于多数异常动脉及引流静脉密度与软组织相近,CT平扫检查难以分辨。所以CT平扫对肺隔离症诊断无明显特异性,仅可提供诊断肺隔离症的重要线索,以便进一步检查。增强CT及各种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该征象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肺动脉造影发现隔离肺组织的供应血管是诊断肺隔离症的“金标准”,但这种方法是有创检查,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检查方法复杂,对肺内病灶显示不佳。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重建技术(MSCT)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密度分辨率的特点,可直观清晰地显示肺内病变与异常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之间的关系,是术前无创诊断肺隔离症的主要方法。 肺隔离症的治疗 肺隔离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 肺内型隔离症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者,应考虑手术治疗。由于合并感染,导致粘连严重和血管迂曲,一般不行单纯局部切除,需要做肺叶切除,在分离血管时相对困难。 肺外型隔离症患者需要手术切除病变肺、安全结扎异常动静脉,校正可能合并的畸形,但若无任何症状时,可暂不行手术。 划重点! 肺隔离症患者病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并发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咳脓痰、发热、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容易漏诊及误诊。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长期反复肺部感染的患者,尤其是下肺存在病灶的患者,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尽早完善肺部CT、增强CT或血管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治疗切除隔离肺组织及结扎相应的供应血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郑远 2024-09-02阅读量1392
病请描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了每个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定期体检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通过体检,人们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然而,有时体检结果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吓”,比如肺囊肿。肺囊肿这个词听起来似乎与恶性肿瘤有关,但实际上,它是一种良性病变。本文将详细解析肺囊肿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疾病。 一、肺囊肿的概述 肺囊肿,顾名思义,是指肺部出现的囊性病变。它是一种囊壁内含有气体或液体的囊性病变,通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囊肿。肺囊肿的发生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先天性肺囊肿主要是由于先天胚胎发育不良所导致,而后天性肺囊肿则多继发于一些肺部感染性疾病,如肺脓肿、肺结核等。 虽然肺囊肿听起来有些可怕,但实际上它是一种良性病变,不会转变为恶性肿瘤。然而,由于肺囊肿可能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仍然至关重要。 二、肺囊肿的典型症状 肺囊肿的症状因其大小、位置和是否继发感染而异。较小的囊肿可能无明显症状,而较大的囊肿则可能压迫邻近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以下是肺囊肿的一些典型症状: 胸痛:囊肿增大时可能压迫邻近肺组织和纵隔,导致胸痛。这种疼痛通常是持续性的,可能随着呼吸或位置改变而加重。 咳嗽:肺囊肿患者常出现咳嗽症状,可能是干咳或伴有痰液。咳嗽可能由于囊肿压迫支气管或刺激呼吸道黏膜所致。 喘鸣:囊肿压迫气道可能导致气流受阻,产生喘鸣音。这种声音通常在呼吸时更加明显,尤其在深呼吸或活动时。 呼吸困难:囊肿增大或破裂可能导致气胸,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呼吸困难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或感觉空气不够用。 发热和感染症状:若囊肿继发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全身不适等感染症状。同时,感染还可能导致咳嗽加重、咳脓痰或咯血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肺囊肿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症状,而有些患者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三、肺囊肿的发病情况与类型 肺囊肿的发病情况因个体差异,但总体来说,其发病率相对较低。肺囊肿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以先天性肺囊肿较为多见。先天性肺囊肿主要是由于胚胎时期肺组织发育异常所致,而后天性肺囊肿则多继发于肺部感染性疾病。 根据发病原因,肺囊肿可分为先天性肺囊肿和后天性肺囊肿两种类型。先天性肺囊肿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的气管支气管树分支的异常芽生和支气管源性囊肿,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后天性肺囊肿则多继发于肺部感染性疾病,如肺脓肿、肺结核等,这些疾病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瘢痕组织,进而演变为囊肿。 根据X线影像学表现,肺囊肿又可分为孤立性肺囊肿和多发性肺囊肿。孤立性肺囊肿表现为单个囊肿,可发生于肺的任何部位。多发性肺囊肿则表现为多个囊肿,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肺野,呈弥漫性分布。 四、肺囊肿的诊断方法 肺囊肿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片、CT扫描等。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囊肿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是否继发感染等信息。此外,医生还可能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在诊断肺囊肿时,医生还需要注意与其他肺部疾病的鉴别,如肺癌、肺脓肿等。这些疾病在影像学表现和症状上可能与肺囊肿相似,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准确诊断。 五、肺囊肿的治疗方法 肺囊肿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囊肿的大小、位置、是否继发感染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囊肿,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其变化。然而,对于较大的、有症状的囊肿或继发感染的囊肿,则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是肺囊肿治疗的主要方法。对于较大的囊肿或药物治疗无效的囊肿,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囊肿切除、肺叶切除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治疗可以彻底去除囊肿,减轻患者的症状,并降低复发的风险。 药物治疗也是肺囊肿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对于继发感染的囊肿,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还可能需要使用止咳药、平喘药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肺囊肿的治疗并非一劳永逸。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仍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囊肿的变化和及时发现复发的情况。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肺囊肿的发生和复发。 六、肺囊肿的注意事项 对于已经患有肺囊肿的患者,除了积极接受治疗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恐慌,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二是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四是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肺囊肿虽然听起来令人担忧,但实际上是一种良性病变。通过了解肺囊肿的基本概念、症状、发病情况、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也有助于预防肺囊肿的发生。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和注意日常调理同样重要。只要我们正确对待肺囊肿这一疾病,相信一定能够战胜它,重获健康。
张百华 2024-08-13阅读量1619
病请描述:脓胸是由于胸膜腔感染导致的化脓性渗出性病变,依据发病时间包括急性脓胸和慢性脓胸,除某些特殊感染,如结核杆菌和真菌感染外,往往由于在急性脓胸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形成了慢性脓胸。 发病与临床表现 脓胸继发于肺部感染时,通常都有急性肺炎的病史,当肺炎引起的发热等症状逐渐好转后,患者再次出现高热、胸痛、大汗、胃纳差和咳嗽加剧等症状;如果为肺脓肿破溃引起的急性脓胸病例常有突发性的剧烈胸痛、高热和呼吸困难,有时还有发绀和休克症状。如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时突然咳大量脓痰,有时有血性痰。 慢性脓胸为急性脓胸经历6~8周未能及时治愈转入慢性期,由于较厚的纤维板形成,脓液中的毒素吸收减少,临床上急性中毒症状较轻,主要为慢性中毒症状和长期慢性消耗造成的低热、乏力、消瘦、贫血、低蛋白等,并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和胸痛,活动时呼吸困难。 如何诊断 脓胸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就诊时穿刺抽得脓胸渗出液可明确诊断。 CT表现主要是胸膜腔内混杂密度阴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增厚,肋间隙缩窄,量多者可合并明显的肺不张,肺部可见到充气支气管征,肺内片状密度增高影。 当合并支气管胸膜瘘时,病人可伴随咳出脓性分泌物或脓渣,长久的慢性脓胸可伴有增厚胸膜的钙化表现,脓胸诊断不难鉴别。 如何治疗 急性脓胸的处理: 1.一般治疗 应加强营养、补充血浆或白蛋白、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对症处理。 2.抗菌药物治疗 根据胸腔液或血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一般采用联合、足量、静脉内全身给予。特殊菌种如结核菌、真菌、放线菌等应给予有效的抗痨方案和抗真菌治疗。 3.脓胸的局部处理 (1)及早穿刺排脓、消灭脓腔是控制感染的关键。每次抽净脓液后用生理盐水灌洗,然后向胸腔内注入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溶于10~15ml生理盐水中使用,或其他对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开始每日或间日1次,以后视病情而定。 (2)如穿刺引流脓液不佳,病情进展,毒血症明显者,或合并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胸膜瘘的脓胸或脓气胸,可在在局麻下做肋间插管或经肋床插管闭式引流排脓,灌洗和局部抗生素注入治疗,脓腔关闭后拔管。 慢性脓胸的处理: 对于迁延不愈的脓胸的治疗,需要进行多学科诊治,早期的外科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预后,尤其是在亚急性期,可进行胸腔镜辅助下脓胸廓清,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降低胸廓畸形风险。长期慢性包裹性脓胸的治疗,手术前需要充分进行风险评估,制定详尽的治疗方案。
郑远 2024-07-08阅读量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