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冬季长高秘籍 要想长高,冬天自然是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量和体育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骨骼的生长。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饮食均衡、睡眠充足、情绪乐观、运动适量、加强锻炼、定期体检等,才能达到科学长高的目的。 一、饮食均衡 不同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比例并不一致,由此也影响了各类食品对人体的效益。尤其到了冬季,我们应当积极地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材,如瘦肉、鱼、鸡蛋以及牛奶等,同时也不能忽略富含维生素的能量食品,更要吃取含有各种微量元素的矿物质食物,比如富含钙和磷等成分的食物。所以,冬季应注意合理饮食,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 二、睡眠充足 睡眠不足是造成孩子生长缓慢的原因之一。确保儿童有足够且有质量的睡眠对他们的生长和发育非常关键。在睡眠中,人体所有系统都会进入静息阶段,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将比白天多出一倍,而儿童身高增长的最佳时间则是晚上九点到凌晨一点。 所以,我们推荐孩子们在晚上9点左右就寝,大约9点半进入深睡眠阶段,如果夜间睡眠不佳、熬夜等行为,都会对生长激素的释放产生影响。 冬季气温较低,家长应避免孩子在睡前看电视、玩手机等。父母需要强调并鼓励孩子定时入睡的重要性,并确保正在成长的青少年获得足够的睡眠,特别是养成早睡早起的优良习惯。 三、情绪乐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面对不开心的事时,需要保持一颗积极上进的心,面对问题要冷静应对,这样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将有极大的好处。因为我们的情绪可以影响到内分泌,从而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从而使孩子长得慢或者不长。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心态。 四、运动适量 在冬季,运动的时间和强度要适宜。在冬季,大家要特别注意对膝关节的保护,尽量避免过早开始进行负重运动,比如疾跑和跳远等。冬天运动的时长也不应过长,心率在运动中应保持在120到150次每分钟的区间。如果没有合适的预备活动或者预备活动做得不足,就可能会让肌肉和韧带的黏性增强,从而可能导致扭伤和拉伤等问题。冬天也不是很适合进行跳跃的锻炅,像跳高和跳远等,因为这有可能加剧膝关节软骨的磨损。应选择散步、慢跑、打羽毛球、篮球等有氧运动;进行负重锻炼时应量力而行,以不感觉到太疲劳为宜。同时注意保暖防寒,避免感冒。在进行任何体育锻炼之前,应先做准备活动,以防止肌肉和韧带拉伤;运动量要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循序渐进。 五、加强锻炼 冬季气候寒冷,身体的新陈代谢相对减慢,因此不适合进行剧烈的运动。可以进行慢跑、游泳等运动,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冬季应做好保暖工作,不让身体受凉。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生长发育 2023-11-16阅读量2254
病请描述: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包含哪些内容? 对于孩子来说,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如果身高不理想,未来的生活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所以家长们对于他们的身高发育情况也是格外关注。然而身高的发育并不是只受到某一种因素影响,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营养,下面来看一看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有哪些?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是维持生命的基础,无论是身高还是其他组织的发育,都需要以蛋白质作为基础原料。体重的16%~20%都是蛋白质,由此可以反映出蛋白质的重要性。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儿童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更大,所以要重视蛋白质的补充,家长给孩子安排饮食时,需要适当添加一些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奶类、蛋类等。 二、矿物质 人体内矿物质含量非常丰富,因为这些矿物质的存在,人体才可维持正常的代谢,骨骼也可以在这些矿物质的帮助之下变得又长又粗。 1.钙 骨骼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是钙,虽然补钙不一定能够促进骨骼生长,但如果钙质缺乏,骨骼便不能正常发育,还有可能会患上各种骨骼病变,比如佝偻病或者骨质疏松。所以儿童的日常膳食中不可缺少高钙食物,如豆类、蛋类等。 2.铁 铁元素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矿物质元素,如果缺乏,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该病会导致身体乏力和记忆力下降,还会降低免疫力,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不利,也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为了避免出现缺铁的问题,平时应让孩子吃一些含铁的食物,比如说猪瘦肉、动物肝脏等。 三、维生素 维生素属于低分子有机物质,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可是它的重要性却不言而喻。如果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不仅会影响正常的代谢功能,也会导致发育速度缓慢。 1.维生素D 对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维生素之一就是维生素D,它的主要作用便是改善钙磷代谢功能,提高钙的吸收率,确保新骨形成时有足量的钙质沉积,维持骨骼的健康和正常发育。建议多吃些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如鸡蛋黄、深海鱼等。 2.维生素B1 维生素B1是B族维生素其中一种,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也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进一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一旦缺乏这种营养元素,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会变慢,也容易患上神经炎、脚气病等疾病。建议多让孩子吃菌菇类食物,比如香菇、杏鲍菇等,有助于补充维生素B1。
生长发育 2023-08-17阅读量3849
病请描述:今天十七八岁的孩子相比40年前的孩子平均身高长了2~3厘米,这是很不错的进步,说明营养方面很大提高,但营养问题也还有很多。比如超重和肥胖会引发很多健康问题,如性早熟,视力问题。。。。而超重和肥胖持续上升,都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那要如何养成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第一要了解食物的特点,第二保证营养目标,第三合理搭配食物,保证食物多样性和营养全面性,鼓励孩子尝试吃不同种类的食物。同时满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最后,合理烹调、少油少盐,清淡饮食也是非常重要。 6~12岁的孩子生长发育是缓慢增加的,也是身高增长的储备期;这个时候也是孩子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一定关注孩子不要缺乏营养。 蛋白质是身高的砖瓦,是构成身体骨骼和肌肉组织的重要成分,生长发育的过程也是蛋白质不断累计的过程。那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呢,比如红肉,奶,鸡蛋,鱼虾,豆制品等。 维生素A,直接作用于骨骼,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和平衡,增加身高增长速度。富含Va的食物有哪些呢,动物的内脏,胡萝卜,菠菜,芹菜,芒果,蜜橘等。 维生素D,大家应该知道Vd是钙的伴侣,它能把钙运输到血液里,然后血液运输到骨头里。而一般的食物维生素D的含量很低,建议选择维生素D补剂。1-17岁参考摄入量》400IU. 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和神经递质的合成,促进伤口的愈合,强健牙齿和骨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建议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铁元素,铁的缺乏会导致身体发育受阻,体力的下降,下降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禽畜类红肉,动物血,肝脏富含铁元素,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 钙元素,众所周知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只有钙不断的增加储备才能保证骨骼的生长,很多家长也有为孩子定期补钙剂的习惯,那哪些食物富含钙呢,乳制品含量高而且易被人体吸收,另白芝麻,豆腐皮,苋菜,油菜等也富含钙元素。 锌元素,是促进骨骼形成和钙化,也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促进长高非常重要的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那锌的摄入首选海产品,尤其是贝类。 食物摄入的同时加强运动,保证每天60分钟左右的户外运动,晒晒太阳。。。 最后建议应定期带孩子体检,发现有营养素不足,及时补充。保证孩子健康优质的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 2023-08-17阅读量4199
病请描述: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障碍,指的是儿童体内生长激素水平不足,导致身高增长缓慢或停滞不前的疾病。生长激素是由垂体腺体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对于儿童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原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主要原因是垂体腺体的功能障碍,由于垂体腺体自身的发育问题、某些基因突变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垂体损伤等,都可能导致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或完全停止。此外,一些遗传疾病如废话顿症(Prader-Willi Syndrome)和克莱因费尔特综合症(Klinefelter Syndrome)也可能导致生长激素缺乏症。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症状通常包括身高增长缓慢或停滞、体重不增加、身体比例失调(如短躯干、长手脚)、面部特征未发展成熟、成熟性别特征出现延迟等。儿童可能还表现出低能量、疲劳、行为问题和学习困难等。这些症状通常与正常同龄人相比显著落后。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通常包括儿童的身高和生长曲线的评估、家族病史、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和垂体成像等。生长激素刺激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给予儿童生长激素兴奋剂,观察激素水平的反应来确定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垂体成像可以帮助确定儿童是否存在垂体腺体结构异常。 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生长激素替代疗法来补充缺乏的激素。生长激素注射通常每天进行一次或每周数次,需长期维持。生长激素替代疗法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改善身高增长速度。此外,支持性治疗和康复训练也可能是治疗计划的一部分,以帮助儿童克服与生长激素缺乏症相关的其他问题。 除了药物治疗,关键的是提供儿童所需的关怀和支持。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确保儿童按时接受生长激素注射,并进行定期的健康评估。他们还可以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以支持儿童的生长和发育。 总结起来,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障碍,导致儿童的身高增长缓慢或停滞。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童的发育至关重要。生长激素替代疗法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并需要长期维持。在家庭、教育环境中提供支持和关怀也是非常重要的。
生长发育 2023-07-26阅读量5873
病请描述: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系统中的淋巴组织中。淋巴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的免疫系统,负责过滤、清除和识别身体内的异物,包括细菌、病毒、癌细胞等。淋巴瘤与其他类型的癌症不同,因为它起源于淋巴系统本身,并且多样化程度很高,可能会影响整个身体。 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淋巴瘤类型及诊断 -淋巴瘤症状 -淋巴瘤治疗 1.淋巴瘤类型及诊断 淋巴瘤有两种主要类型: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组织的一种癌症,表现为单个淋巴结或淋巴组织区域的肿胀。此外,患者可能还感到乏力、发热或出汗。这种类型的淋巴瘤通常生长缓慢,而且较易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所有淋巴瘤病例的大约30%。其他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毛细胞淋巴瘤和滤泡中心淋巴瘤等。这些类型的淋巴瘤可能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并且生长速度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淋巴瘤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体检、血液检测以及淋巴结或组织活检,以确定病情进展情况。如果疑似淋巴瘤的症状出现,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2.淋巴瘤症状 淋巴瘤症状因患者的种类、年龄和病情而异。然而,以下症状可能表示出现淋巴瘤: -一个或多个肿大淋巴结 -持续或反复发热 -疲劳感 -体重下降 -夜间出汗 -皮肤瘙痒或其他皮肤变化 -肝脾肿大 如果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深入了解病情并确诊淋巴瘤。 3.淋巴瘤治疗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病情而有所不同。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化疗: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化疗可以口服或注射。 -放疗:使用高能辐射杀死癌细胞。 -免疫疗法: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骨髓或干细胞移植:用患者自身或其他人的干细胞代替受损的骨髓细胞。 -手术:在淋巴结或有组织被活检时手术切除。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遵守相应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调整、锻炼等,以帮助减轻痛苦并促进康复。 总之,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淋巴系统对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止淋巴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出现淋巴瘤症状,应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并积极配合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淋巴瘤的治疗将变得更加有效和安全。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3-05-22阅读量1462
病请描述: 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区域的肿瘤,包括腹膜后脂肪瘤、神经鞘瘤、平滑肌瘤、淋巴瘤、转移性肿瘤等。由于腹膜后区域解剖复杂,且肿瘤生长缓慢,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困难。本文将从腹膜后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因 腹膜后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是腹膜后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神经鞘瘤、淋巴瘤等与遗传有关。环境因素也是腹膜后肿瘤的重要诱因,如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放射线等。生活方式也与腹膜后肿瘤的发生有关,如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 二、临床表现 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部包块、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其中,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隐痛或钝痛,常伴有腹部包块。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则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有关。如肿瘤位于结肠旁边,可引起腹泻、便秘等症状;肿瘤位于胃旁边,可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三、诊断 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的情况。MRI检查则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肿瘤的性质和范围。此外,还可以进行组织学检查,如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等,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四、治疗 腹膜后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术是治疗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方法,可以切除肿瘤和周围组织,达到治愈的目的。放疗和化疗则常用于辅助治疗,可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此外,还可以采用中药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腹膜后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因此,应加强对腹膜后肿瘤的认识和了解,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备注:该患者多次外地医院手术,本次复发,患者转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果,该肿瘤巨大,与周围组织关系密切,肿瘤抱绕右肾,侵犯肝脏,结肠,包绕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等,经过团队协同努力,完整切除肿瘤,目前病人恢复中。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3-05-15阅读量1668
病请描述:巨大腹膜后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通常起源于腹膜后的组织,可以影响到腹膜后的器官和结构。这种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但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察觉,直到它变得足够大,开始压迫周围的器官和神经,导致疼痛和其他症状。 腹膜后是指腹膜与脊柱之间的区域,包括腰椎、肾脏、肠道、腹主动脉等结构。巨大腹膜后肿瘤可以起源于这些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包括脊柱、神经、肾脏、肠道、淋巴结等。这种肿瘤通常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是恶性的。 巨大腹膜后肿瘤的症状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包括腰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直到肿瘤开始压迫周围的器官和神经,导致更严重的症状,如肾功能不全、肠梗阻、下肢无力等。 诊断巨大腹膜后肿瘤通常需要进行多种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等)、组织学检查(如活检)等。这些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组织学类型,以及是否存在转移等。 治疗巨大腹膜后肿瘤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组织学类型、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手术切除是治疗巨大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手术切除可能会涉及到多个器官和结构,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和团队进行操作。 总之,巨大腹膜后肿瘤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和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肿瘤。同时,患者应该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3-05-09阅读量1986
病请描述:肿瘤科护士分享自己的患甲癌经历,庆幸是乳头状癌!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甲状腺大讲堂 2022-03-06 17:00 周彤今年27岁,是一名肿瘤科护士。护士的工作很累,周彤还经常排到夜班,导致作息不是很规律,也没怎么注意调养。 去年7月一个周五,周彤下了晚班,回家洗完澡躺在床上就要睡了,然而却总感觉脖子右边硌着有点疼,用手一摸,右耳的斜下方一点,有一个鼓出来的包,硬硬的,很疼。作为护士,周彤第一反应是淋巴结肿大,没想会有更严重的情况。 经过一夜的侧枕难眠,周彤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医院检查做了颈部彩超,出来结果,医生便直接说怀疑是甲状腺癌,建议穿刺进一步确认性质。又经过一系列检查之后,周彤被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知道结果后,周彤反而平静了许多,因为在肿瘤科待过,知道自己患了这个癌是不幸中的万幸,接下来只要自己好好配合治疗,其实并没那么可怕。 为什么这么说呢?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恶性程度如何呢?让我们从甲状腺癌的分类和恶性程度说起。 甲状腺癌中也有“好坏” 甲状腺癌被称为“最善良的癌”,虽然保持着20%的年增长速度,但是治疗效果很好,致死率很低,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都能实现带瘤生存。不过,善良归善良,在甲状腺癌家族里,也有不服管教的。 临床上,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4种类型。 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癌是甲状腺癌家族中的“好孩子”,发病率在90%以上,但生长速度缓慢,预后效果非常好,早期病人经过规范化的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10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则是甲状腺癌家族中的“坏孩子”,“坏孩子”的比例仅占2%-4%,但恶性程度却毫不逊色,病情发展快,预后也较差。髓样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60%,未分化癌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多不超过6个月。 甲状腺癌有5个“元凶” 甲状腺癌是来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一种常见恶性内分泌肿瘤,缺碘或服用碘过量的人群、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人群、经常在辐射环境中工作的人群等,是甲状腺癌的高危人群。以此类推,甲状腺癌的诱因包括: 缺碘或服用碘过量。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体内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量会减少,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应就会增高。体内碘元素摄入过多时,容易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肿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遗传因素。甲状腺癌中的髓样癌具有明显的遗传性,如果一级亲属中有2名患者,此家族具有遗传性的概率可达到30%。 射线辐射。工作或生活中经常接触含有放射线的环境,会影响内甲状腺细胞的代谢,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细胞核变形,引发癌变。 雌激素水平。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甲状腺癌,是因为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本身就比比男性多,而且女性还特有孕激素,再加上月经期、孕期、哺乳期阶段雌激素水平均会升高,刺激甲状腺癌的发生。 不良情绪。如果一个人的情绪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生物钟明显打乱,对甲状腺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再加上不良情绪会对机体产生负性刺激,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使细胞生长失控、突变,最终诱发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的症状 临床上绝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都是正常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不正常的。因此,甲状腺癌的“善良”也影响了甲状腺癌的早期发现。如果我们因为甲状腺癌的病情进展慢而忽视它,那就大错特错了。甲状腺癌出现的时候,身体往往会通过一些症状提醒我们,比如: 脖子上长了个疙瘩,这块疙瘩很长时间都不消失,而且高低不平,摸上去质地坚硬,却不能随着吞咽而上下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脖子上的这个疙瘩越长越大,最后压迫到了气管,引起呼吸不畅,说话也像“鸭公嗓”。严重的时候还会咳嗽不止,甚至咯血。这是由于转移到了呼吸道,引发炎症所致。 呼吸不畅,咳嗽不断,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生理机能紊乱,人就很容易暴瘦,从而出现疲惫感,整个人浑身无力,提不起精神。 若是早期发现了甲状腺癌疑似症状,哪怕只是“疑似”,也建议大家及时到医院就诊。 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效果好 案例中的女护士周彤,在得知自己患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时候,松了一口气。因为她知道,目前通过微小癌手术,不需要全甲状腺清扫切除,术后也不需放、化疗,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95%。 此外,还可以通过碘131治疗,清除部分手术无法清除的病灶。当甲状腺切除之后,甲状腺癌转移灶具有摄取碘-131的功能。患者通过服用一定量的碘-131溶液或者胶囊之后,可以发射出β射线,从而有效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和杀灭肿瘤细胞,治愈率在32%左右。 还有TSH抑剂治疗,通过服用优甲乐这类甲状腺素抑剂,控制TSH低于0.5或0.1,抑制肿瘤生长,减少复发风险。 当然,具体方案根据不同患者的综合情况会有不同的调整。 甲状腺癌术后仍需注意护理 一部分甲状腺癌,是因为饮食不当引起的。因此,甲状腺手术后,在饮食上要更注重调理。 以低脂饮食为主,避免摄入过油、重盐的食物;平衡碘的摄入,少吃海带、海参等含碘量高的海产品;营养要均衡,适当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鸡蛋、牛奶、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甲状腺手术后,甲状腺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如优甲乐等甲状腺激素类的药物,来保证人体正常需要的内分泌功能。 对于双侧甲状腺全切的患者来说,手术之后应进行TSH(上级脑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终生服用优甲乐。对于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的患者来说,至少要服用1-2年左右的优甲乐。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不能自行停药,也不能擅自减少或增大用药量,具体用量多少、最佳服药时间、什么时候可以停止用药等,都要听医生的指导。 近年来,虽然甲状腺癌被称为“最善良的癌症”,但是要记住,甲状腺癌不是单一的疾病,家族中有好孩子,也有坏孩子。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尽量避免自己招惹甲状腺癌。 参考资料: [1]《预防甲状腺癌 脖子变粗要警惕》.扬子晚报 .2014-08-27. [2]《与甲状腺癌“不期而遇”》.健康报. 2017-08-09. [3]《甲状腺癌“疗效好”?这个类型要警惕》.央广网 .2019-11-15. [4]《三问甲状腺癌结节:结节是否恶性要看大小吗?》.北京日报.2020-01-08.
费健 2022-05-02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甲减怎么治?除了优甲乐,你还应该知道另外两种药...... 原创 Dr.Thyroid 甲状腺Doctor 2019-12-01 12:42 甲减治疗的目的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状态,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可能的并发症。最主要的是对症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及针对病因的治疗。 甲减尤其是临床型甲减,使用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目的有以下3个: ①保证人体所需甲状腺素; ②宁可抑制血清TSH浓度也要使血清甲状腺素正常; ③通过长期用药观察、随访甲状腺功能,妥善安排和及时调整剂量。 主要的甲状腺激素补充药物有以下几种。 1、干甲状腺片(甲状腺素片) 目前在临床上较少应用,因为甲状腺素片中的甲状腺素含量不稳定,疗效波动,不利于稳定甲状腺功能。一般开始用量较少,重症或伴心血管疾病者及年老患者尤其要注意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1~3个月/次),调整剂量直到甲状腺功能正常为止。 2、左旋甲状腺素钠片(L-T4) 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甲状腺素补充制剂,比较稳定。该药服用方便,每天口服1次,不必分次服;作用较慢而持久,服药后1个月疗效开始显现。 3、L-T3 临床应用很少。该药发挥作用快,持续时间短,最适用于黏液性水肿昏迷的抢救。甲状腺癌及手术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定期停药扫描检查的患者用L-T3替代比较方便。一般不用于甲减患者的常规补充。 临床上在补充甲状腺激素的时候,都应该从小剂量开始,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对甲状腺激素的补充进行调整。对于不同种类的患者,治疗的目的有所不同。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量,并注意观察其心率,以及有无心悸、胸闷等不适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甲状腺功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年轻、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严格将TSH控制在2.5以下。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如过敏、药品断货等原因,有时候需要在3种补充制剂中进行更换。 一般可按照下表中的剂量进行替换,但更换以后还是应该对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调整用量。 一些特殊情况下甲减的治疗。 (1)呆小症的治疗:如果刚出生的婴儿一旦确诊,必须立即开始治疗。治疗越早,疗效越好。初生期呆小症最初口服碘剂碘赛罗宁5ug,每8h一次和L-T4 25ug/d;3d后,左旋甲状腺素增加至37.5ug/d;6d后碘赛罗宁改为2.5ug,每8h一次。在治疗过程中,L-T4逐渐增至50ug/d,而碘赛罗宁逐渐减量至停用。亦可单用L-T4治疗,首量25ug/d,以后每周增加25ug,3~4周后增至100ugd,使血清TT4保持在9~12 ug/dl范围内。如临床疗效不满意,剂量可略加大。 年龄为9个月~2岁的婴幼儿每天需要50~150ug L-T4。如果其骨骼生长和成熟没有加快,L-T4用量应再增加。虽然TSH有助于监测疗效,但是,从临床症状改善来了解甲减的情况比测定血清L-T4更为重要,治疗应持续终身。 由于脑的发育在出生后数周内至关重要,因此现在多数人主张更积极的治疗。Bongers-Schokking等比较27例重症和34例轻型先天性甲减婴儿在不同时期用不同L-T4替代治疗的疗效,发现理想的替代治疗应该在出生后3周内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最好是在出生后2周内用>9.5ug/(kg·d)的L-T4使血清FT4维持在正常值上限水平,并维持一年。这些小患者可在10~30个月内神经发育达到正常状态。 (2)对于所有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首要的治疗都是甲状腺激素替代,其次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最常见的引起甲减的疾病是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复杂,其中遗传因素中的免疫因素是重要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饮食中碘缺乏或者碘过量都可能导致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在预防桥本甲状腺炎时,应注意适当的碘摄入,避免低碘、高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还发现硒制剂可以用于桥本甲状腺炎的辅助作用。一般来说,硒制剂有助于降低桥本甲状腺炎的抗体水平,缩小肿大的甲状腺,但对于甲状腺功能没有影响,所以可以作为桥本甲状腺炎的辅助治疗。 对于碘缺乏引起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及其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其治疗主要是补充碘剂。 对于病情较严重的黏液性水肿昏迷,除了立即补充甲状腺素,还要注意对症治疗,如维持生命体征,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等。 治疗方案如下: (1)补充甲状腺激素:对于黏液性水肿昏迷,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类型应该是L-T3。对于严重的患者,应立即静脉注射L-T3,首次40~120ug,以后每6小时5~15mg,至患者清醒改为口服。或首次静脉注射L-T4 100~300ug,以后每天注射50ug,待患者苏醒后改为口服;如无注射剂,可以给碘赛罗宁片剂(20~30/次,每4~6小时一次)或L-T4片剂(量同前)或干甲状腺片(30~60m/次,每4~6小时一次),经胃管给药,清醒后改为口服。有心脏病者起始量为一般用量的1/5~1/4。 (2)对症支持治疗:吸氧、保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措施。 (3)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每6小时给予50~100mg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待患者清醒及血压稳定后减量。 (4)补液:5%~10%葡萄糖生理盐水每天500~1000ml/d,缓慢静脉滴注。必要时输血。入水量不宜过多,并监测心肺功能、水与电解质、血T3、T4、皮质醇、酸碱平衡及尿量和血压等。 (5)控制感染,可酌情选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泌尿系统感染。 (6)抢救休克、昏迷,并加强护理。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不是所有甲癌都是“懒癌”!甲癌的发生与这5点有关 原创 甲状腺doctor 甲状腺Doctor 2021-03-02 17:59 甲状腺是外形就像一个小蝴蝶,位于颈前。甲状腺是一个控制人体新陈代谢的腺体,合成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控制身体的许多功能,包括能量代谢、产热以及生长发育。 当甲状腺滤泡细胞发生变化或突变时,就会发生甲状腺癌。这些异常细胞开始在甲状腺内快速增殖,一旦数量足够多,它们就会形成肿瘤。 如果发现得早,甲状腺癌是最容易治疗的癌症之一。 甲状腺癌有哪些病理类型? 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分为以下几种:1、乳头状甲状腺癌。 如果你有甲状腺癌,最可能的是这种类型。在80%的甲状腺癌病例中为乳头状癌。它生长缓慢,但易扩散到颈部淋巴结。即便如此,但乳头状癌的治愈率是最高的,1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2、滤泡性甲状腺癌。 滤泡癌和乳头状癌均属于分化型癌,也就是说分化程度很高,恶性程度低。滤泡状癌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0%到15%。可扩散到淋巴结,也更有可能扩散到血管,发生远处转移。3、髓样癌。 甲状腺髓样癌约占甲状腺癌病例的4%。可在早期发现,因为髓样癌可产生一种叫做降钙素的激素,在早期可通过血清检查降钙素来排查该类肿瘤,但恶性程度比较高。4、间变性甲状腺癌。 间变性甲状腺癌即未分化型甲癌。该类肿瘤分化程度很低,恶性程度很高,侵袭性很强,在早期即可发生多器官转移,预后很差,也是最难治疗的一类。不过,未分化型甲癌的发生率很低。 甲癌有什么症状? 大多数甲癌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一般在体检的时候,甲状腺彩超发现结节。但是,随着甲状腺结节的增长,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如,颈部疼痛、颈部肿块、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咳嗽等。 导致甲癌的因素有哪些? 大多数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不过,有些因素会提高患这种病的几率。 1、遗传综合征。有些疾病,包括癌症,来自于你从父母那里得到的DNA。例如,10例甲状腺髓样癌中有2例是由遗传的异常基因引起的。2、碘缺乏。如果长期饮食中缺乏碘元素,患某些类型甲状腺癌的风险就会更高。但现在因碘缺乏所致的甲癌很少见,因为很多国家的食盐中均加了碘。 3、辐射暴露。如果在儿童时期,头部或颈部受到过辐射治疗发生甲癌的几率比其他人更高。 4、性别因素。研究表明,甲状腺癌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女性通常在四五十岁患甲状腺癌,而男性通常在六七十岁患甲状腺癌。甲状腺滤泡癌多发于白人,女性多于男性。5、年龄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发生在30至50岁之间的人群中。研究表明,发现甲癌时的年龄越低,预后将会越好。 甲癌可以治愈吗? 前面提到过,不同的病理类型预后也大相径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被称为“懒癌”,发展比较慢,如果经过规范治疗后,大多数是可以达到治愈的。甚至可以带瘤生存很多年。 对于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在早期就会发生转移,预后会很差。 因此,对于甲癌,建议早发现、早治疗。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