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关节僵直 > 内容

关节僵直内容

18岁少年出现下蹲困难、脚后...

病请描述:  家住陕西宝鸡18岁少年,出生时无异常,等到他学走路的时候出现右下肢屈膝困难,走路姿势异常,家长以为是他刚学会走路,走路不稳就没有放在心上,随着生长发育走路异常姿势依然存在,但没有加重,于是在他10岁时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关节挛缩,当时医生建议,先天性关节挛缩是不发展性疾病,可在他18岁以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手术来改善。   现在他已经18岁了,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蹲困难、脚后跟不着地,为了进一步治疗,家长抱着希望到常崇旺教授门诊,经过对患者查体及病史了解,常崇旺教授介绍:患者之前的诊断很明确,属于先天性关节挛缩,与脑瘫的症状有所不同,因此,会有这样的疑问:同样是下蹲困难、脚后跟不着地,为什么他被诊断为先天性关节挛缩?跟脑瘫症状有哪些不同?又该如何治疗?   什么是先天性关节挛缩?   该疾病是因肌肉、关节囊及韧带纤维化引起以全身多个关节僵直为特征的综合征,是一种不发展性疾病。其临床表现非常复杂,约占50%的患者只累及四肢关节,而且多累及大的关节,也有患者出现关节挛缩、半内脏及头面畸形,还有可能关节挛缩伴神经系统异常,临床中许多患者表现良好,2/3的患者无须卧床而能行走。   什么是脑瘫?   脑瘫是指从受孕开始至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但是因为患者还太小,有时候症状表现并不是特别明显,随着生长发育,一些脑瘫症状会逐渐的明显,临床中常见的脑瘫症状有运动障碍(脚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不能下蹲等)、智力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说话不清、认知障碍及出现的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及强直、震颤等症状。   根据这位患者所存在的症状,经过骨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建议进行三关节融合及跟腱术来改善患者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应在手术早期和手术后坚持支具固定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松解挛缩的关节囊、韧带和肌肉,使受累的关节获得一定的运动功能。   最后提醒:在治疗过程中,明确诊断,规范治疗是关键,切忌勿听勿信,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常崇旺 2025-01-07阅读量1278

痛风石要手术吗?

病请描述:。五、长了痛风石,只能手术治疗吗,能根治吗长了痛风石,只能手术治疗吗,能根治吗,相信这是     这是很多痛风石患者的疑问,门诊也经常碰到痛风石引起关节畸形,做手术的患者,痛风石可见于身体各处,皮下痛风石常见于耳廓、手指、脚趾等各关节,痛风石,轻者影响美观,严重者往往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痛风患者发现痛风石后,究竟是手术一切了之,还是选择药物治疗好?      痛风石的治疗不能跟风,应该根据痛风石患者的病情,科学地选择治疗方法,那么,出现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比如说,痛风石导致关节僵直畸形,痛风石破坏骨质导致局部关节内骨折,肌腱内痛风石,有明显疼痛伴功能障碍者,痛风石压迫神经等,但是痛风石切除手术要知晓以下5点:     1、痛风石切术应选择在痛风静止期进行。   2、大约一半左右的痛风石切除术后会出现术后伤口难愈合。   3、手术可以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4、切除痛风石并不能根治痛风,痛风石切除只是暂时切掉了一部分痛风石,并不能使其它部位痛风石消失。   5、手术只是痛风石治疗的应急措施,最关键的还是要去痛风专科门诊寻求根治痛风石的方法。     那么根治痛风石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控制血尿酸长期达标,而且有效的降尿酸治疗,还能改善痛风的心肾合并症。

杨宁 2024-10-15阅读量1959

无奈你为生活低了头,苦了颈椎...

病请描述:人类属于高级脊椎动物,颈椎“C”形向前的生理弧线保证了颈椎活动的高度灵活性,但人们常常做一些违背颈椎生理曲线的姿态和活动。 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强调,颈椎是连接头颅和躯体的枢纽,但由于解剖结构纤细,天然的活动范围很大,因此,颈椎的稳定性在整个脊柱中是最低的。长期保持不良姿势会导致颈椎椎间盘的压力增高,以及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的松弛,失去弹性,致使颈椎正常的生理前凸消失,甚至造成“反弓”,进一步加速颈椎的退变。 正常生理曲度、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曲度反弓 正常颈椎呈现“C”形向前的生理弧线,它既保证了颈椎活动的高度灵活性,又减轻了颈椎间盘的重力负荷,使颈椎处于最佳的力线状态下工作。如果没有生理弯曲,颈椎会出现僵直,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就称为颈椎反弓。 在颈部两侧的横突孔里穿行着椎动脉,两条椎动脉向上至枕骨(下方)基底部形成基地动脉,他们向上通往大脑主要给大脑的枕叶,颞叶以及脑干供血,如果颈椎变直或者反弓,寰枕关节间隙会变窄,本来狭小的空间就会更加拥挤不堪,此时血流受阻,颈椎动脉受压,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与颈椎相关的骨关节组织因挤压提早产生增生、骨刺、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而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出现颈椎病相关的临床症状,如颈项部痛、肩臂痛、肢体麻木、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严重的还会引起瘫痪。 什么原因导致颈椎曲度变直、反弓? 不良姿势:长时间低头或者过度疲劳等不良姿势会导致颈椎处于不正常的状态,长期累积可能会引起颈椎反弓。 颈椎受伤:颈椎受到外力的冲击或者摔伤等情况会导致颈椎损伤,从而引起颈椎反弓。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的弹性和韧性会逐渐降低,容易出现颈椎反弓的情况。 颈椎疾病:颈椎疾病如颈椎炎、颈椎间盘突出等会导致颈椎变形,从而引起颈椎反弓。 长期久坐:长期久坐不动或者坐姿不正确会增加颈椎的负荷,容易引起颈椎反弓。 日常注意事项,你能做到吗? 颈椎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有关,关键在于预防。 挺直脊椎,减少对脊椎的压力,避免脖子酸、肩痛等情况,保持脊椎挺直的同时,下巴微扬,会使脊椎更为舒适。 避免长时间久坐伏案;不卧床看书看报玩手机;需长期使用电脑的,可以抬高显示器,使其达到平视或轻微仰视的高度等。 仰卧床上,颈椎后放一个用毛巾包裹的竹筒(平放桌面与拳头等高)或可乐瓶做枕头,一般在每日中午和晚上睡觉前练习 30~60min ,可起到放松作用。 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健康的体育活动,如游泳、瑜伽等,这些运动都对颈椎自然曲度变直有着很好的辅助治疗的效果,同时可以改善颈椎供血,防止和延缓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年龄。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497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

病请描述: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以寰枢关节为中心,以寰枢关节及寰枕关节的微小错位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劳损、退行性改变等病变所产生以头痛、眩晕、恶心为主症的特发性病症。 寰枢关节半脱位虽经国内外众多学者不懈研究,但众多学者对其诊断方法及诊断标准方面仍无统一确切的认识。一般认为,较大的暴力科造成寰椎横韧带损伤或齿状突骨折或同时发生,从而导致寰枢关节结构受损,失去正常对位,若不能及时救治,会导致脊髓和延髓的压迫。然而,临床上常出现由于病理因素造成寰枢骨性结构对合超出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脱位,而且少伴有神经症状体征, 其中损伤后导致的寰枢关节脱位与半脱位均为临床医师重视和着力解决的临床难题。寰枢关节是高位脊髓及生命中枢所在处,严重的寰枢关节半脱位可导致高位截瘫、呼吸肌麻痹甚至危及生命。 发病及诱因 目前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发病机制认识较为统一,可根据其临床特性将发病机理及诱因总结为外伤性、自发性、先天性、病理性、退行性、代谢性、诱发 性等类型。 1 外伤性 外伤可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尤其是韧带未发育完全的儿童,这也是本病的最常见病因。外伤致病者高达79.4%,其原因多样,如暴力打击头部及颈部、体育运动时头部用力或头面部着地受伤等,造成颈部肌肉韧带的损伤而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 2 自发性 儿童常见,无外伤病史,多由家长发现患儿四肢肌力下降、张力升高等表现,多为继发性感 染所致,如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颈部炎症,类风 湿性关节炎偶见于成人。 3 先天性 常见于先天的发育异常,如齿状突发育异常、颅底压迹、枕寰融合、C1~C2 棘突连接等。 4 病理性 神经纤维疾病引起的病理改变可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或由于感染引起,咽喉壁后方静脉 丛与齿突周围静脉丛建立交通支,上呼吸道感染后局部组织充血,可使寰枢椎脱钙,韧带松弛,出现斜颈僵硬等寰枢椎半脱位现象。 5. 退行性 多见于成人,患者常有长期头部姿势不良工作史或生活史,造成寰枢关节退变而引起本病。 6 代谢性疾病 某些代谢病引起的严重骨质疏松、骨软化,均可继发引起颅底骨组织软化造成颅底压迹,影响椎体稳定而诱发本病。 7诱发性 在寰枢关节有自发性、先天性及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头颈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诱发或加重寰枢关节的不稳定。 临床症状 寰枢关节活动范围大,周围分布有颈脊髓、脊神经、交感神经、椎动脉等结构,寰枢关节解剖位移若对其周围组织产生影响时便可能引起复杂多样的症 状。 1 旋转绞锁固定症 表现为颈部僵直、疼痛,活动受限,尤以旋转活动受限为明显,又称知更鸟头位。 2 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 脑组织从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获得血液供应,当寰枢椎半脱位时,椎动脉一方 面受到牵拉、挤压和扭曲,另一方面椎动脉周围的交 感神经受刺激而反射引起椎动脉痉挛,致使椎动脉血流减缓。如迷路缺血则出现眩晕耳鸣等症状;大脑缺血导致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恶心呕吐、视物 不清症状。 3 C2 脊神经受刺激症状 由于寰枢椎之间没有椎间孔,C2 脊神经从寰枢后弓与枢椎弓板之间穿出,当寰枢椎半脱位时,此神经极易受到挤压而发生炎症、 水肿和变性,而该神经的感觉支广泛分布至颈枕部、 颅顶、耳后等处皮肤,因此可引起头痛、颈项强痛、肌肉痉挛、压痛等症状。 4颈髓受压症状 寰枢关节半脱位严重时齿突后移可压迫后方的脊髓,影响上运动神经元传导通路, 导致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等症状。有学者认为其它如牙齿发热、长期低热、流涎、口味异常、颞颌疼痛、 下腰痛等症状,亦与寰枢椎的解剖位移有一定关系。 鉴别诊断 临床上,落枕、颈椎病、颈部外伤、美尼尔氏征、血管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等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本病多有相似之处。因此,难以通过症状直接诊断本病。 临床体征 1 旋转绞锁固定症 典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可出现颈部僵直、活动受限,尤以旋转活动受限为明显,又称知更鸟头位。 2 触诊 C1 或C2 横突一侧隆起或压痛,对侧凹陷, 无压痛,枢椎棘突偏歪。 3 颈椎活动检查 旋颈试验,若左右旋转、侧屈及屈伸颈椎等可诱发或加重眩晕、头痛或眼花、恶心等症状,为该试验阳性体征;仰卧位颈椎旋转角度不对称等。 影像学检查 1 X 线检查 颈椎开口正位片 颈椎张口正位片主要观察指标为寰齿侧块间隙及枢椎棘突偏歪情况。当寰齿间隙差值大于3mm 时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非诊断本病的惟一依据。寰枢侧块不对称不能单独作为寰枢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指征。当有明确颈部外伤史且寰枢侧块间隙差值超过2.0mm,再结合临床综合评估,方可明确诊断。 颈椎左右旋转各15°开口位片 颈椎标准开口位片不能排除因投射方向不正导致的寰齿间隙不对称改变。某些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颈椎标准张口位X 线片上寰枢关节位置几乎无变化,在为其加拍左右旋转15°张口位X 线片则发现寰枢关节位置基本恢复正常。 颈椎侧屈15°开口位片 临床上有不典型寰枢关节不稳患者普通检查难以发现异常,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行颈椎左右侧屈张口位X 线片见齿突侧块间距不等,并依据该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寰枢关节不稳,经手术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提示本方法对寰枢关节侧方不稳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颈椎侧位片 颈椎侧位片主要观察指标为寰齿前间隙的大小,即侧位片上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前缘之间的距离。正常成人ADI 应<3mm,当成人 ADI>4mm 时可诊断寰枢椎不稳,而>3mm 时应高度怀疑环枢椎不稳,但影像征象必须与临床表现相结合。 2 CT 平扫 1978 年Fielding 首先将CT 应用于上颈椎不稳的诊断,因其可提供清晰影像而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发生质的变化。寰枢关节半脱位包括寰齿关节脱位、寰枢外侧关节脱位,X 线对于寰齿关节半脱位可通过侧位片的寰齿间距来诊断,而对于寰枢外侧脱位则显示不理想,因此CT 检查可克服上述缺陷。而螺旋CT 的出现为寰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提供了极大便利,近年来利用CT 三维重建(CT 3D) 成像的方法来确定诊断已有报道,尤其是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ting,MPR)和 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 Display,SSD)这两种方法己成为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金标准。多层螺旋CT 扫描速度快,大大减少了扫描过程中由于患者呼吸及疼痛等原因引起的移动伪影,更直观、形象、真实地反映物体表面形态、内部结构,避免因需要得到清晰图像而搬动姿势。CT 扫描图像经处理后,显示脱位征象多且直观、清楚,临床医师容易理解,明显提高了肯定脱位的诊断率,减少或无可疑诊断,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其对病变的大小、形态、部位及椎管狭窄程度的精确显示,为临床术式的选择和术后疗效评价提供了依据。随着多层螺旋CT 机的普及及广泛应用,CT 已逐渐成为评估寰枢关节区域损伤的首选。 综上所述,寰枢关节半脱位这一疾病确实存在,临床表现主要有颈枕部疼痛、颈椎旋转活动受限,并可伴有与颈椎症状相关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失眠、心慌、 耳聋、耳鸣、视物不清、胸闷、出汗等症状。由于本病症状复杂多样,临床上若对本病认识不清,极易造成误诊。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639

颈椎病,为什么越来越低龄化?

病请描述: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移动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头族”的数量不断增加,颈椎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患病人群 年轻化越来越明显。对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生长发育黄金时期的青少年来说,颈椎病会严重影响其学习、身心发展及生活。 今天下午我特意从系统统计发现,我院骨伤科门诊每年近 20000人次的患者中,颈椎病患者大约为 8000 余人,其中,,青少年颈椎痛患者竟然高达约 20%。特别是今天上午的骨伤科专家门诊,10岁以下的小朋友居然有三个都是颈椎和脊柱疾患,青少年颈椎疾患呈现高发态势,且越来越低龄化,需引起社会的重视。 颈椎病,又称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颈椎综合征,是指由于颈椎及其关节、关节囊、韧带、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失稳,出现骨质增生、韧带与关节囊增生钙化等病理变化,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血管、脊髓等,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颈项部疼痛、强直为主要症状,疼痛可引至肩背,视力减退、耳鸣,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也有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呈发作性,可 出现复视、眼震,可伴随恶心呕吐以及耳鸣等症状,分患者可出现下肢短时间无力甚至跌倒。 颈椎病原本多见于四五十岁以上人群,50岁左右的人群有25%,60岁有50%,70岁以上则几乎100%患过或正患此病。 我们发现,青少年颈椎病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坐姿不当 当青少年在长时间内都处于操作电脑、玩游戏或者是伏案学习工作等时候,一般都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同一个坐姿,而这样就会使得他们肩膀以上的部位在很长时间内 都处于一个非自然状态之下,颈椎也会处于弯曲的状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之后,颈部和肩部就会出现僵硬酸胀的感觉,颈 部会变得僵硬,与此同时,相应的关节韧带和颈间盘也会处于超负荷状态之中,颈椎间盘内部压力会明显增高,而颈部肌肉也会因此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椎的损伤程度随时间而不断增强,这也是导致青少年颈椎病持续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睡眠状态不正确 根据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青少年的睡眠姿势都是处于侧卧状态,这种错误的睡眠姿势,同样也是增强颈椎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时间将头偏向一侧容易使得颈部的肌肉和韧带一直处于扭曲的状态,而这种非正常的扭曲状态也会导致颈部肌肉和韧带的损伤。除此之外,枕头高度不合理或不使用枕头睡眠,都会引发青少年颈椎病,颈椎病发病 的重要先兆之一,就是落枕的反复出现。 (3) 体育锻炼偏少 一般来说青少年正好处于骨骼生长期以及生理的发育阶段,各方面都尚未完全定型,仍然有生长与发育的空间。但目前大部分青少年都过于沉迷于电影电视等电子设备以及游戏当中,足不出户也可以满足所有的日常需求,娱乐活动也逐渐由各种游戏所替代,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时间下降。体育锻炼的传奇缺乏容易使得青少年颈椎周围的肌肉体育锻炼的长期缺乏,容易使得青少年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等等出现松弛和劳损,这对于颈椎的稳定性生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颈部也会出现僵硬和酸痛等现象,更有甚者可能会直接导致头昏单肢麻木,肩背酸痛等颈椎病症状。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颈椎病症状的复杂性、多样性,加上认识的模糊,该病经常与神 经内科、耳鼻喉科或内科疾病相混淆,从而延误诊治。所以,如果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恶心的症状,还伴有颈部的酸痛不适,就要考虑是否为颈椎问题。 如何防治青少年颈椎病呢? 少低头多仰头 内源性平衡和外源性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颈椎生理平衡的两大主要因素: 前者以静态为主,由椎体、椎间盘、附件和韧带结构组成;后者以动态为主,是脊柱运动的动力,即颈肌的调控。青少年颈椎病的治疗应结合其生理可塑性较强的特点 来 进 行,主要目的是矫正颈椎的力学失衡。王明杰博士表示,要想维持颈椎正常生理功能,正常的生理曲度是必不可少的。 (1)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 要尽量避免颈椎长时间处于低头屈曲的姿势,在低头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上身挺直、收腹、两下肢并拢、肩膀放松。青少年还要尽可能的使膝关节略高于髋部,双脚尽量着地。就算是保持正确的坐姿也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处于坐立的状态中,在30 分钟内应该起身活动一下颈部,从而避免椎间隙内压持续升高。 (2)增加课外活动 青少年要在工作学习的空隙,尽可能得多在户外活动,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例如游泳、打乒乓球、篮球等可以活动颈部的体育运动,能够有效缓解颈部肌肉的僵直,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强关节生理功能和颈部的肌肉力量,提高青少年的颈部健康。 (3)合理使用枕头 枕头是睡眠的必要工具,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应每天保持6 h-9 h,而在这段时间之内都是需要依靠枕头来进行的。在进入熟睡的状态之后,颈部与肩部的肌肉会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如果长期使用不合适的枕头,则会发展成颈椎病。经过科学的验证,在睡眠时,青少年应当要以自身的颌肩线或手掌横径作为侧卧或仰卧的高度,与此同时枕头的材料也是十分重要的,填充物一般以木棉或谷物皮壳较为适宜,从而使枕头拥有一定的弹,枕头形态以马鞍型较好。 (4)保持良好的睡姿 人体躯干部、双肩及骨盆部横径较大,如果长时间偏重于一向的侧卧位,脊柱会因此而逐渐形成一定的侧弯,这种后果导致的不良现象即有可能会发展为脊柱病,也会影响青少年的颈部健康。一般来说,在进行睡眠时,青少年要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在侧卧时要保持不同方向的变换。需要注意的是,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等,都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 (5)预防慢性劳损 一般来说,需要长期伏案工作的青少年,如果不注意桌椅的高度与自己身材的适应性,同时也不注重业余时间的运动,使得自身的颈部一直保持弯曲或非正常状态,长期以来就会发生肩颈部软组织负荷,仅容易发生腰背软组织劳损,而且可进一步发展成为颈、胸、腰椎关节功能紊乱。 青少年颈椎病,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及全社会的关注!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666

颈椎为什么会引起头晕、恶心呢?

病请描述:头晕是门、急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欧洲的一项研究报道,普通人群中有约30% 的人有过中重度的头晕症状,其中25% 为头晕。我国的研究报道,10岁以上人群眩晕症的总体患病率为4.1% ,眩晕是65岁以上人群就诊的主要原因。 颈椎源性头晕患者就诊往往还伴有枕部疼痛、头部运动时眼震、耳鸣、视物不清、心慌、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失眠及胃肠道功能失调。其他症状: 焦虑、抑郁、记忆认知紊乱等症状。 颈椎病引起头晕、恶心有以下四大原因: 1.颈椎病累及颈部肌群,致使颈部肌肉长时间痉挛性收缩,肌肉的血流循环受到影响,游离出乳酸、5-羟色胺、缓激肤等致病物质,可引起头晕恶心。 2.颈椎病直接刺激、压迫或牵拉头部敏感肌筋膜组织引起头晕恶心。 3.病变刺激或压迫推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颈部其他交感神经,致使椎—基底动脉系统或颅内外动脉舒缩障碍而引起头晕恶心。 4.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因病变直接累及推动脉,使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恶心。 常规颈椎X线检查很容易发现颈椎的退行性病变。 临床诊断颈椎病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椎间盘和椎间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这是颈椎病的病变基础,是诊断颈椎病的先决条件,但不能仅凭这一点诊断颈椎病; 第二、在椎间盘和椎间关节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出现邻近组织和结构受累,包括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受累; 第三、与上述病理学改变一致的临床表现。 颈椎失稳是导致交感型颈椎病最主要的病因,包括除间盘退变外,非退变性因素如外伤、炎症肌张力失衡所导致的颈椎不稳定,引起局部异常的机械性刺激和椎间关节创伤性的炎症刺激,引发颈交感神经症状。其中最常见是寰枢关节半脱位。 寰枢关节骨错缝在临床医学中可称为寰枢关节半脱位、寰椎关节紊乱,在中医中又称“骨错缝”“筋出槽”。有研究表明寰枢关节骨错缝属于颈椎骨错缝 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生率可达80%,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伴有颈部症状如僵直,头晕、头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该病诱因较多,包括外伤性、自发性、先天性、 病理性、代谢性、退行性等,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青少年出现颈性头晕及头痛症状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发病诱因多为患者长期头部姿势不良,加之运动量减少,造成颈椎生理曲度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寰枢关节稳定性下降,进而引起寰枢关节骨错缝。 当寰枢关节失稳时会刺激周围组织及邻近椎动脉,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引起椎基底动脉血管痉挛,引起以头晕、头痛为主,伴颈部疼 痛、耳鸣、失眠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当颈2神经受到挤压刺激时,则会引起头痛、颈项疼痛等症状。 寰枢关节半脱位可能是导致头晕、头痛的一个重要因素,若关节错位得到纠正,则相应的症状可能会消失。 王明杰博士表示,颈椎力学结构的失衡是颈椎病主要发病机制, 治疗关键是纠正椎间关节错位以及调整颈椎曲度, 恢复颈椎力学结构平衡。 正骨手法作为中医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具有保守治疗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认为旋转手法具有解除肌肉痉挛、纠正关节错位、 松解粘连、解除滑囊嵌顿等作用, 可以纠正椎间失稳引起的小关节紊乱并使骨刺和被压的椎动脉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从而减轻或解除骨刺对椎动脉的压迫, 达到缓解或消除症状的目的。正骨复位手法是治疗椎-基底动脉紊乱引起的阻滞性缺血的有效手段,可解除颈项肌的痉挛, 通过旋转复位, 改善变窄的椎间隙, 调整小关节紊乱, 使椎动脉骨性通道通畅, 改善颈椎动脉的血供, 有利于脑血流的灌注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423

长了痛风石只能做手术?能根治...

病请描述:     相信这是很多痛风石患者的疑问,门诊也经常碰到痛风石引起关节畸形,要求做手术的患者。 痛风目前已经是一种家喻户晓的疾病了,大家对痛风石也不陌生,一部分患者认为痛风石只是影响美观,只要不疼痛就没必要处理,其实这是对痛风石的误解,它远比你想得可怕,有些严重的痛风石会影响到功能,当它侵袭肌腱、骨质里,就会把骨头咬掉,破坏骨质,形成空腔,此时这块骨头就变得极为脆弱,很容易发生骨折。痛风石可见于身体各处,皮下痛风石常见于耳廓、手指、脚趾等各关节,痛风石。      那么,痛风患者发现痛风石后,究竟是手术一切了之,还是选择药物治疗好?    痛风石的治疗不能跟风,应该根据痛风石患者的病情,科学地选择治疗方法,那么,出现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比如说,痛风石导致关节僵直畸形,痛风石破坏骨质导致局部关节内骨折,肌腱内痛风石,有明显疼痛伴功能障碍者,痛风石压迫神经等。 但是痛风石切除手术要知晓以下5点: 1、痛风石切术应选择在痛风静止期进行; 2、部分痛风石切除术后会出现术后伤口难愈合; 3、手术可能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4、切除痛风石并不能根治痛风,痛风石切除只是暂时切掉了一部分痛风石,并不能使其它部位痛风石消失; 5、手术只是痛风石治疗的应急措施,最关键的还是要去痛风专科门诊寻求根治痛风石的方法。  那么根治痛风石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控制血尿酸长期达标,而且有效的降尿酸治疗,还能改善痛风的心肾合并症。

杨宁 2024-02-28阅读量942

帕金森病病人如何预测你的脑起...

病请描述:与其他疾病一样,药物和手术治疗对每个病人的效果不可能是千篇一律,而是有一定的差异性。脑起搏器也不例外,有的症状改善几乎达100%,有的只有改善30%~40%,甚至更低。在你决定做脑起搏器手术前,也许最关心的是装了脑起搏器后治疗效果如何,手术风险有多大? 决定脑起搏器治疗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即病人的选择,刺激电极植入的准确性以及术后刺激参数程控和药物的配合。不是每一个帕金森病病人都适合脑起搏器治疗。从帕金森病病程来看,脑起搏器通常适合中晚期的帕金森病病人。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最基本治疗。在帕金森病早期,吃药的效果一般都比较好,不需要手术,除非药物副作用特别大,不能难受。但帕金森病吃药效果比较好的时间一般只有4~5年时间,医学上也把这个时间叫做“蜜月期”,随吃药时间延长,药效愈来愈差,药的剂量也愈来愈大,并且出现运动波动症状,如症状来去无踪的“开-关”症状,舞蹈样异动症状等。这个时候单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到达满意效果,需要脑起搏器治疗。但如果到了很晚期,病人已卧床不起,肌肉关节已经固定畸形,这个时候即使安装脑起搏器治疗,也无济于事。因此,需要了解安装脑起搏器的最佳时期。 对吃药反应情况可预测脑起搏器治疗效果。通常有这样一个关系,如果病人吃左旋多巴剂制反应较好,脑起搏器治疗效果也比较好,也就是说有药性时症状和没有药性时症状反差愈大,脑起搏器治疗效果也愈好。安装脑起搏器的病人,一般要求吃左旋多巴类药物有效,如果病人从一开始吃药就没有效果,脑起搏器治疗也可能没有效果。但对震颤症状例外,震颤症状不管对药物治疗有没有效果,脑起搏器治疗都有良好疗效。药物治疗和脑起搏器治疗两者互不对立,吃药不是为了不手术,手术也并不为了不吃药。因为在中晚期,即使加大药物剂量,疗效持续时间也很短,效果有限,病人大部分时间处于无药性作用状态,而起搏器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病人的无药性作用时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吃药剂量。因此,对中晚期帕金森病病人最佳的治疗手段应是“一手拿着多巴胺药物,一手拿着脑起搏器”。 脑起搏器对不同症状改善程度也不一。对吃药能改善的症状,脑起搏器治疗一般都有效果。对静止性震颤和肌僵直症状效果最佳,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运动迟缓也有明显效果。对启步困难、“冻结”症状效果差一些,对严重的姿势不稳没有明显疗效。吃左旋多巴类药物没有效果的一些症状,如便秘,痴呆及其他植物神经功能症状脑起搏器治疗无效。 脑起搏器是一种可逆性的神经刺激疗法,但也要通过手术安装,把刺激电极植入脑内神经核团,脉冲发生器植入胸部皮下,通过皮下导线把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连接起来。虽然是微创手术,安全性很高,但也有一定手术风险。手术并发症是颅内出血、感染及皮肤切口愈合不佳等。颅内出血是最严重并发症,幸好这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大概在1~2%左右,我们在3000多例病人中还没有发生过。刺激也有副作用,包括麻木、头晕、乏力、发音含糊、声音低下及肌肉抽搐等,但这些副作用都较轻,一般可以通过调节刺激参数,缓解或消除。

胡小吾 2024-01-08阅读量869

中药一方,防治痛风

病请描述: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痛风病者体征:多为40岁以后,形体丰腴、素嗜酒食肥甘之“盛人”,且多有阳性家族史。《内经》日:“五八,肾气衰”,病者多因饮食不节、房室过度,脾肾先虚,脾失健运,升清降浊无权,肾乏气化,分别清浊失司,水谷不归正化,生湿化浊,肥甘醇酒致湿热痰火内生,内蕴脾胃,渐积日久,必与血结成瘀,愈瘀愈滞,流注关节,气血凝滞经络阻隔则发为痛风。 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痛风发作与体内尿酸浓度有关,痛风会在关节腔等处形成尿酸盐沉积,进而引发急性关节疼痛。对于痛风饮用随低食物是比较普遍和健康的治疗方法。 减少食用肉类、野味、海鲜、含酵母食物和饮料等限制饮酒。酒精在发酵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大量水分并产生大量嘌呤,人体内嘌呤含量越多,代谢产生的尿酸就越多,同时酒精刺激肝脏也会产生尿酸,而这会增加痛风的发病率和痛风对人体的危害。 痛风的风险因素主要就包括一下几种:一、肥胖: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肥胖不仅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而且肥胖患者痛风发病年龄较早。二、饮酒:过量的酒精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因此诱发痛风的风险最大。三、高血压、高血糖。四、富含嘌呤的食物。五、某些药物。 通常痛风治疗可分为三部分:一、及早控制、缓解急性关节炎症发作;二、通过降低血中尿酸含量预防组织中尿酸进一步沉积;三、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减少由此导致的严重关节损伤、肾功能损害。 痛风发病十分痛苦,剧烈疼痛甚至可导致残疾。所以再好的治疗方式也不如及早防治,中医认为湿凝为痰,痰瘀胶固而成痛风石,缠绵难愈。痛风当属本虚标实,湿、热、痰、瘀为本病的病理关键,而因于寒湿者较少。同时,本病虽名“痛风”,实则非风,湿热痰浊瘀血流注并非外来,实是内生。与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凝滞所致之关节肢体肿痛的“痹证”不属同病。 治疗上,依据本病湿热痰瘀的病理关键,治以清热除湿,化瘀解毒为主,自拟痛风方:苍术15g,黄柏15g,薏苡仁30g,粉防己、羌活、姜黄各15g,赤芍15g,川牛膝10g,甘草15g。方中以二妙(苍术、黄柏)清热燥湿以除湿热下注之红肿热痛,两药相合清流洁源,标本兼顾,共为君药。粉防己,可助黄柏清利下焦湿热。薏苡仁甘淡微寒,主降泄,既健脾利湿,又长于祛除肌肉筋骨之湿邪。姜黄,《药性赋》言其:“能下气破恶血之积”,既入血分活血,又人气分散滞气,以破血分湿瘀之滞。赤芍苦微寒,既清血分实热,又散瘀血,以清血分瘀热。四者共为臣药。羌活辛苦温,气雄而散,升发之力强,既能透利关节止痛,又风能胜湿而助苍术、薏苡仁祛湿化浊,且可升发脾胃清阳,升清以助降浊,并可防黄柏、防己苦寒降泄太过而伤脾气,又与姜黄气味相投,盖血为阴津得温则行,湿为阴邪得辛方散,二者辛温之性与行瘀除湿甚合,是为佐药。少加川牛膝既助活血之力,又引诸药直达病所。又加甘草既缓和上药辛温燥烈之性,又防其苦寒败胃,共为使药。痛风石者为湿瘀成痰,加半夏、制南星、威灵仙、地龙;湿滞中焦,苔腻呕恶者,加木瓜、蚕砂、茯苓去黄柏;身窜痛者,加海桐皮、威灵仙、秦艽祛风活血通络;日久不愈,关节僵直变形剧痛者,为久痛入络,痰瘀凝结,需加虫类搜剔,如全蝎、蜈蚣、廑虫、地龙;日久不愈,腰酸腿软者,为久病及肾,改川牛膝为怀牛膝,加杜仲、续断;乏力、汗出、便溏、舌淡胖脉弦缓者,加黄芪、白术。应当指出,段老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萆薢、秦艽、威灵仙、蚕砂、薏苡仁、地龙、泽泻、黄芪、桃仁、当归等降血尿酸药,可提高疗效。

微医药 2023-02-28阅读量1280

帕金森病病人如何预测你的脑起...

病请描述:与其他疾病一样,药物和手术治疗对每个病人的效果不可能是千篇一律,而是有一定的差异性。脑起搏器也不例外,有的症状改善几乎达100%,有的只有改善30%~40%,甚至更低。在你决定做脑起搏器手术前,也许最关心的是装了脑起搏器后治疗效果如何,手术风险有多大? 决定脑起搏器治疗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即病人的选择,刺激电极植入的准确性以及术后刺激参数程控和药物的配合。不是每一个帕金森病病人都适合脑起搏器治疗。从帕金森病病程来看,脑起搏器通常适合中晚期的帕金森病病人。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最基本治疗。在帕金森病早期,吃药的效果一般都比较好,不需要手术,除非药物副作用特别大,不能难受。但帕金森病吃药效果比较好的时间一般只有4~5年时间,医学上也把这个时间叫做“蜜月期”,随吃药时间延长,药效愈来愈差,药的剂量也愈来愈大,并且出现运动波动症状,如症状来去无踪的“开-关”症状,舞蹈样异动症状等。这个时候单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到达满意效果,需要脑起搏器治疗。但如果到了很晚期,病人已卧床不起,肌肉关节已经固定畸形,这个时候即使安装脑起搏器治疗,也无济于事。因此,需要了解安装脑起搏器的最佳时期。 对吃药反应情况可预测脑起搏器治疗效果。通常有这样一个关系,如果病人吃左旋多巴剂制反应较好,脑起搏器治疗效果也比较好,也就是说有药性时症状和没有药性时症状反差愈大,脑起搏器治疗效果也愈好。安装脑起搏器的病人,一般要求吃左旋多巴类药物有效,如果病人从一开始吃药就没有效果,脑起搏器治疗也可能没有效果。但对震颤症状例外,震颤症状不管对药物治疗有没有效果,脑起搏器治疗都有良好疗效。药物治疗和脑起搏器治疗两者互不对立,吃药不是为了不手术,手术也并不为了不吃药。因为在中晚期,即使加大药物剂量,疗效持续时间也很短,效果有限,病人大部分时间处于无药性作用状态,而起搏器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病人的无药性作用时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吃药剂量。因此,对中晚期帕金森病病人最佳的治疗手段应是“一手拿着多巴胺药物,一手拿着脑起搏器”。 脑起搏器对不同症状改善程度也不一。对吃药能改善的症状,脑起搏器治疗一般都有效果。对静止性震颤和肌僵直症状效果最佳,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运动迟缓也有明显效果。对启步困难、“冻结”症状效果差一些,对严重的姿势不稳没有明显疗效。吃左旋多巴类药物没有效果的一些症状,如便秘,痴呆及其他植物神经功能症状脑起搏器治疗无效。 脑起搏器是一种可逆性的神经刺激疗法,但也要通过手术安装,把刺激电极植入脑内神经核团,脉冲发生器植入胸部皮下,通过皮下导线把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连接起来。虽然是微创手术,安全性很高,但也有一定手术风险。手术并发症是颅内出血、感染及皮肤切口愈合不佳等。颅内出血是最严重并发症,幸好这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大概在1~2%左右,我们在2000多侧病人中还没有发生过。刺激也有副作用,包括麻木、头晕、乏力、发音含糊、声音低下及肌肉抽搐等,但这些副作用都较轻,一般可以通过调节刺激参数,缓解或消除。

胡小吾 2022-10-16阅读量1557